建始县扎实开展互助资金试点走访调查
为进一步推动全县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6月下旬,建始扶贫办、财政局等部门组成工作专班,深入村组、农户,对全县14个扶贫互助社和互助资金运行情况进行了走访调查。
工作专班采取听取汇报、实地检查、走访农户、查阅档案和账目、座谈交流等方式,一是掌握互助社运行情况,包括理事会、监事会履行职责、贫困农户瞄准、资金来源、借还款、收益分配等情况;二是核查互助资金财务管理情况,包括会计帐表、现金、财务凭证等;三是总结试点村加强互助资金管理的有效措施和做法。
截止目前,全县共有扶贫互助社14个,2008年成立2个,2011年成立1个,2013年成立11个。互助社所在村农户总户数3960户,入社户数1380户,占总户数35%,入社贫困户数1246户,分别占总户数的31%和入社户数的90%。全县互助社资金总额269万元,其中:社员入社资金55万元,财政扶贫资金210万元,党费帮扶资金4万元。互助社累计借款214.51万元,有力支持了贫困群众发展生产,有效化解了贫困农户融资渠道缺乏的难题,放大了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果,拉动农民增收和产业发展作用日益显现。
三里乡擦擦坡村扶贫互助社成立于2008年,是我县最早成立的试点村之一。该村原基础设施落后,村级组织建设差,是典型的无产业、无收入来源的贫困村。在互助资金的助推下,通过近五年的发展壮大,全村初步形成“稳烟壮畜、兴林强果”产业发展格局,人均收入当年不足千元,今年可望超过6000元。
据统计,互助资金在该村累计发放借款49.37万元,列全县14个扶贫互助社之首。该村发展烟叶在互助社累计借款20万元用于烟叶产前投入,实现农户现金收入60多万元;畜牧业在互助社累计借款27万元,发展生猪和山羊;新发展甜柿200亩,累计借款4万元。7组周学春,一家4口人,夫妻双方轻度智残,两个孩子一个上初中、一个读小学,房屋破旧,是村里有名的民政救济户。从2009年起。互助社从多方面对他家进行帮扶,一是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二是每年向互助社借款4000元,用于种植5亩白肋烟的产前投入和晾房建设,每年烟叶收入超过2万元,烟叶销售后归还借款。目前,周学春家已建100平方米二层楼新房,两个孩子学习成绩也稳步提升。四组养殖大户刘克碧发展生猪年出栏200头,累计在互助社借款8万多元,年收入10万元左右。在他的带动下,周边很多农户也开始发展生猪养殖,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观,2组刘艳萍养殖能繁母猪10头,年收入5万多元,在几年的发展中不仅还清了所有借款,还翻修了房屋,购买了三轮车。因为有产业发展为支撑,目前,该村互助社社员由当初的63户发展到了94户,借款回收率100%,收取占用费2.8万元,无1户农户退社,无1笔呆账发生。像擦擦坡村一样,按照“因地制宜、一村一品、一品一业”发展模式,红岩镇红岩村、龙坪乡店子坪村以发展猕猴桃产业为主,长梁乡的火龙村以发展白柚等精品水果为主,煤炭沟村以发展漆树、蔬菜为主,产业发展与互助社运转相辅相成,互助促进。
实践证明,在贫困村建立互助资金组织,对于创新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机制,提高贫困农户组织化程度和自我发展能力,增强贫困地区基层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具有重要作用,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行动,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