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记湖北省农业农村厅“一懂两爱”好干部孙宏侠
农门“侠客”——追记湖北省农业农村厅“一懂两爱”好干部孙宏侠
这些天,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副处长陈迪林习惯性地点开QQ,向“农门大侠”汇报工作,只是,对方永远无法回复了。
“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农门大侠”,是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处长孙宏侠生前给自己取的QQ昵称。
时光倒回那个阴冷的冬日。11月20日上午,孙宏侠在湖北省荆州市农业农村局督办检查有关工作后,前往荆州火车站准备赶回武汉赴京开会,不料突发疾病,倒在卫生间,再也没能起来……
“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这位年仅50岁、扎根“三农”工作岗位29年的“侠客”走了,留给人们无尽追思。
“从小在农田里摸爬滚打,我的事业就在农田里”
“我叫孙宏侠,过来报到!”
1990年7月,湖北省农业厅(机构改革后为“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新来了一个毛头小伙,中等个头,戴着眼镜,憨憨一笑,露出洁白的牙齿。此后多年,同事们经常见到这典型的孙式笑容。
孙宏侠出生在公安县的一个乡村。“从小在农田里摸爬滚打,我的事业就在农田里。”目睹农民种田的艰辛,孙宏侠曾这样诠释他的人生理想。
1986年,孙宏侠以优异的成绩成为华中农业大学第一届免试入学的保送生,他选择了农学系作物栽培专业,开始了与“三农”工作的不解情缘。
爱抢着干活,是同事们对孙宏侠的一致看法。
1995年底的一天,科教处接到一项紧急任务,要求赶写一份材料、当天完成。处室四位同志分头搜集素材,各自忙完,已是凌晨1点,可4个方面的素材还需统筹提炼。孙宏侠自告奋勇:我来吧!
一夜未眠,第二天早上8点,一份成熟完整的材料放到了处室负责人的案头,孙宏侠用冷水洗了把脸,又乐呵呵地去处理手头的其他工作。
“这个小伙子干事扎实,是个好苗子。”孙宏侠的工作很快得到领导肯定。与他同在一间办公室的同事田曙曦心里最清楚:“扎实”的背后,是孙宏侠对工作孜孜以求的钻研与学习。每天,他都早早来到办公室,看书、做笔记、求教老同事。
上世纪90年代,农村经济加快发展,农业科技日新月异,尤其是实用性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于孙宏侠而言,世界每天都是新的。
科技进步贡献率,当时还是个新鲜字眼。根据省里要求,由农业和农科部门共同研究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标准,孙宏侠为此默默加班了一个多月,形成了一套科学的计算方法和指标体系,得到一致认可。在日复一日的研学磨炼中,这个青涩的毛头小伙一步步成长为得力的业务骨干。
2008年,孙宏侠调任省种子管理站站长。干一行,专一行,他又一头扎进现代种业研究,推动出台《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湖北省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组织起草了《湖北现代种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为全省种业健康有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农业大省、鱼米之乡,“三农”工作举足轻重。孙宏侠就这样把服务“三农”的人生理想,融入一个个平凡的工作岗位。
一年下乡不下50次,他有使不完的干劲
孙宏侠先后在厅科教处、种子管理站、调研处、经作处、种植业处等多个业务处室和二级单位工作,忙碌是他的工作常态。
往往上午在武汉开完会,下午又赶往各地调研。有时接到电话,还要第一时间转战省外出差。为了节省时间,孙宏侠在办公室放置了出差所需的必用品,随时准备出发。
上月,孙宏侠接到任务,带队赴荆州开展省委第四轮巡视发现的农地非农化问题调查核实工作,白天现场巡点,晚上归纳总结,直到凌晨,第二天早上,还要向当地反馈意见。从荆州赶往松滋的车上,孙宏侠一直在用电脑办公,打电话给处里同事布置工作。一个多小时后抵达松滋,孙宏侠合上电脑,喃喃自语道:“这么快啊!”
工作千头万绪,时间就得争分夺秒。陈迪林清晰记得,孙宏侠曾叮嘱他:不要在酒店退房上耽误太长时间,要提前准备,提高效率。到外省出差,下午5点多开完会,立马订机票返汉,这样的节奏,同事们都习惯了。
“他一身干劲,似乎总也使不完。”陈迪林与孙宏侠共事时间最长,虽然比孙宏侠年轻十几岁,但因为常常加班到深夜,经常感觉力不从心,头脑发胀。孙宏侠承受的压力更大,却从来不跟别人喊一声累。无论多么难的事情,多么紧急的材料,孙宏侠总是能在较短的时间里,理出思路,付诸行动。
机构改革后,种植业管理处合并了之前种植业处、经作处等处室的多项职能,任务一项接着一项来。作为新的牵头人,孙宏侠殚精竭虑,丝毫不敢懈怠。孙宏侠患有严重的痛风病,却从未因此请过假,有时犯病了,也要一瘸一拐爬楼梯,赶来上班。
在“三农”战线待长了,孙宏侠有个习惯,喜欢往基层跑,一年下乡不下50次。他常常对处里的同事说,不了解“三农”发展的真实情况,怎能把握好科学的产业方向?为了调研茶产业,他几乎访遍了恩施、宜昌、黄冈等地的大型茶叶企业,与企业家、基层干部群众一同探讨产业困境,寻找新的出路。
平日里,一有空,孙宏侠就与部门同事讨论业务:“这样评估行不行?”“你看看这样改可不可以?”80后小伙卫泳震,2013年到调研处工作,对调研材料的采写不太熟练。为了帮助年轻同事成长,孙宏侠带队调研,手把手地教,调研初稿出来后,不厌其烦地帮助修改,精确到标点符号,修改一遍不行,就两遍、三遍、四遍……“这样磨炼几次后,进步很快。”谈及昔日朝夕相处的孙宏侠,卫泳震眼中满是感激。
虽然熬夜加班是常态,睡眠严重不足,有时一连几天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但只要一谈工作,孙宏侠就精神抖擞。
不经意的举动背后,是浓浓的“三农”情怀
每年11月,农业部门都会召开一年一度的秋冬播工作现场会。
今年会议现场定在枝江市。10月,孙宏侠提前到现场调研,与当地商量会议筹备工作。
那天,下着小雨,枝江市问安镇泉堂村,一片油菜地的田埂仅1米左右宽,泥泞不堪,连站脚的地方都没有。“到时几百人参观,这是个问题啊!”
有人提议:用土填起来,把田埂加宽。孙宏侠听了眉头紧锁,思虑一会后说,不要填,用稻草覆盖,这样既可以满足现场参观要求,又不会影响作物生长。务实的作风,在场人士无不称赞。
出身农家,孙宏侠有着浓浓的“三农”情怀。许多人眼中的小事,孙宏侠却当成大事。
省农业农村厅扶贫联系点在宣恩县椒园镇。今年5月,孙宏侠去恩施调研,途经椒园镇时,他突然提议随机走访几户贫困户。一番攀谈过后,孙宏侠从口袋里掏出几百元现金,塞到贫困户手里,叮嘱说:“以后有困难找我,我们一起想办法。”
同行的种植业管理处年轻小伙汪海洋说,调研中原本没有这项内容,孙宏侠不经意的举动,流露出对农民群众的真挚感情。
心中时刻装着群众,孙宏侠也被群众记在心里。
11月24日,是孙宏侠出殡的日子。
当天晚上,孝感市田园春种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叶小春得知消息后,连夜赶到武汉吊唁。
“我与孙处长只有一面之缘,却终身难忘。”今年7月,正值酷暑,孙宏侠来到田园春种养专业合作社调研,叶小春考虑到气温太高,建议就在室内了解情况。没想到,孙宏侠二话不说,卷起裤腿,直奔田间。炎炎烈日下,孙宏侠蹲在玉米地里,认真测量玉米的高度,仔细询问长势,指导如何提高玉米产量。调研完后,孙宏侠对叶小春说:“明年我们再来看看。”
“一点架子都没有,就像自家兄弟一样。”回忆起4个月前的场景,叶小春伤心地哭了,“明年玉米成熟时,孙处长再也看不到了。”
体贴妻子,父爱如山,农门大侠也柔情
对工作热爱痴迷,对家人,孙宏侠同样用心用情。
在妻子赵翠云眼里,孙宏侠是个体贴的好丈夫。平时除了加班,孙宏侠几乎不在外面应酬,尽可能赶回家陪伴家人。
回忆丈夫离世前的日子,赵翠云说:“回家总是很晚,也很疲惫,周末几乎没有休息过,经常研究材料直至深夜。”
到荆州出差的那天早晨,孙宏侠像以前一样,吃完早饭,笑呵呵地与赵翠云打声招呼,出了门。孰料,自此一别,阴阳两隔,再难相见!
在儿子孙云聪眼中,父亲是一座山,深沉而稳重。
3年前,孙云聪上高一,由于学校较远,孙宏侠就在学校附近租了一套简易的两室一厅陪读。每天早上6点,他花费40分钟乘坐公共汽车上班,晚上无论多忙,都会给儿子打个电话,询问学习情况。偶尔有空,父子俩就下象棋,双方约定,谁也不准悔棋。
今年,孙云聪顺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刚刚入学3个月,就传来了父亲的噩耗。父亲下棋低头沉思的样子,永远定格在他的心里。
父母还未送终,儿子刚刚成年,答应妻子的礼物还未兑现,办公室里还有大量没有批阅的文件,一份茶叶产业调研报告才刚刚开头……
“至今仍不能相信他真的走了!”无限惋惜与哀思,在单位同事、亲朋好友和一些农业企业家、农民群众中自行弥漫开来。
《你走得太急呀,宏侠!》——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肖长惜痛惜之余写下送别诗。
“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但29年如一日,坚持爱岗爱农,平凡中见伟大……”与孙宏侠共事多年的省农业农村厅政策与改革处处长杜赟,面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泣不成声。
为农业谋出路,为农民谋幸福,或许是孙宏侠取名“农门大侠”的心路写照。
热爱“三农”,服务“三农”,应是我们对他的最好缅怀。(作者 胡琼瑶)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