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遭虐打男童养父:会照顾好其生活和学习
(现代快报)近日来,现代快报连续报道了南京江北某小学二年级的男生童童(化名),因没完成养母布置的课外作业,而遭到养母殴打导致全身皮肤多处受伤。4月4日,在警方的协调下,童童被送到了安徽的亲生父母身边。不过童童在老家,深夜哭闹着要找妈妈。昨天上午,童童在亲生父母陪伴下,回到南京。童童的养父称,妻子被刑拘后,他会照顾好童童的生活和学习。但截至昨晚9点多,童童并未回到养父家。浦口区教育局则表示,童童上学问题已经安排好。
童童
去派出所想见养母
“小娃半夜大哭,说想妈妈了,要回南京找妈妈,要回南京的学校上课,一夜都没怎么睡。”昨天上午,童童的父亲老桂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前一天记者离开他们家时,就已经晚上9点半了,可童童还是不愿意睡觉。好不容易把他哄睡了,半夜却听到他房间传出哭声,老桂赶紧披上衣服过去,发现童童坐在床上哭。问他为什么哭,就说想妈妈了,想回南京的家。
昨天早上,老桂夫妇只好带着童童,让熟人帮忙送到镇上,再从镇上乘车去县城,并转大巴来南京。
昨天中午12点左右,童童和父母终于到了南京桥北客运站,之后直奔南京市公安局高新分局创业新村派出所,他们认为童童的养母还在派出所,希望能让孩子见见。可一家人在派出所里呆了一个多小时,民警很抱歉地告诉老桂,目前没办法让孩子见到养母。这让童童哭得很伤心,民警和家人轮番劝说,好不容易才把他劝走。
离开派出所,老桂依然眉头紧锁,童童想留在南京,而养母又被刑拘了,谁来照顾他呢?
养父
我会照顾好童童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童童的养父母是后来才组建的家庭,各自都有孩子。对于老桂的忧虑,童童的养父称,他会照顾好童童,之前只要他在家,基本都是他做饭,平时也是他开车送童童上学,所以虽然妻子暂时失去自由,他完全可以照顾好童童。童童的养父还表示,他希望童童留在南京上学,留在他的家里,他的家永远是童童的家。
关于妻子被刑拘一事,童童的养父称,4月4日他一早就回南通老家扫墓,妻子和童童则留在南京。后来接到一个电话,他才知道出这事了,立即赶回南京,但没见到妻子。
童童的养父表示,他丝毫没有责怪童童的想法,毕竟妻子这次管教孩子有些太重了。妻子为了童童,确实付出了很多,每次考试前,妻子都会单独辅导童童复习,按照平时的学习,全部复习一遍。为了方便照顾,晚上还经常跟童童睡在一起。当然这些都不能成为她对孩子下手太重的理由,毕竟事情确实发生了。
童童的养父还介绍,当初决定把童童接过来照顾时,他们夫妻去了童童老家,当时跟童童说,他们才是亲生父母,之前因为家里条件不好,才把童童送到农村亲戚家抚养。现在家里条件好了,把他接回去是应该的。
教育部门
童童上学问题已安排好
今天是清明假期后的开学第一天,童童是否回到学校上课,成为各方关心的问题。
昨天晚上,现代快报记者联系童童的养父,得到的消息是,童童虽然到了南京,但并未回家。如果童童回家了,他会照常送童童去上学。截至昨晚9点多,童童父母的电话一直无法拨通。
不过昨晚,南京市浦口区教育局官方微博“浦口教育”发布消息,称教育部门已协调好孩子节后上学问题,保障孩子的学习不会被打乱。同时,也呼吁大家不要过多介入孩子的生活空间,减少对孩子生活的干扰,共同呵护孩子幼小稚嫩的心灵,创造一个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环境。
如何疏导孩子的心理
老师要给孩子心理辅导
童童非常想回到学校正常上课,但在学校生活中,如何降低这次风波对他的心理影响呢?
江苏省心理教育名师、南京五中教师杨静平说,建议老师暂时不要主动去和童童交流他被打的事,这件事已经对他产生了影响,甚至还可能成为他性格的一部分。
杨静平表示,养母的行为做了不好的示范,学校老师要做的,就是消除这种不好的示范对孩子心理的影响。“建议老师用心理教育课,来告诉孩子正确的解决问题方法是心平气和找原因,找补救措施。”
家里应营造平和的成长环境
未来,童童究竟是回到亲生父母身边,还是和养父母生活,还要经过有关部门的评估。杨静平称,不管怎样,一定要给童童营造一个平和理性的家庭环境。
童童的养母曾告诉他的亲生父母,孩子比较调皮,喜欢撒谎,而且有时还在学校跟人打架。这些在养母看来严重的问题,其实在很多孩子的身上都出现过。
“孩子撒谎,你有没有找过原因,是不是你对他要求太高?孩子在学校打架,是不是家庭里有错误的示范?”杨静平说,孩子就是在不断犯错中成长的。而父母应该用更平和理性的方式处理问题。
养母文化层次高,为何也会失控
文化层次高,不代表情绪控制能力高
很多人想不通,童童的养母文化层次高,为什么会做出如此不理智的行为。
杨静平说,文化层次高,不代表情绪控制能力高。现在一些家长还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古训”。这种糟糕的处理方式,有的是因为父母本身处于压力状态,或是身体健康出问题。有的是家长本身是完美主义性格,认为孩子犯错让自己丢脸;还有的觉得孩子出现的问题自己无力解决,感到痛苦。最后,以暴力对孩子。
杨静平特别提醒,家庭教育要父母多合作,同时要寻求家校合作,相信很多问题会解决。
责编:宋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