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万众创新“梦工厂”:一线工人成为创新主力
开磷矿肥一线工人邓泽奎:小发明派上大用场
“以前这些过道上到处都是“乌烟瘴气”的,地上湿漉漉的不说,那些水蒸汽简直让人走路都看不清楚。”12月29日早上,走在开磷集团矿肥公司制硫车间外干净清爽的道路上,一位工人指了指清洁的地面笑嘻嘻的对记者说,多亏了机电公司的邓师傅他们。
“过去制硫车间厂房外那些水汽确实比较碍事,让我们不胜其烦。”邓泽奎一边扶了扶眼镜一边对记者说,尤其是带眼镜的人进入那个环境,那些水汽就会立刻爬满镜片,简直就像是蒙了一层眼罩,根本没法看清眼前的事物。
邓泽奎是机电公司维修部二车间六班班长,专门负责矿肥公司制硫车间的设备维保工作。他说,制硫车间是一个随处都需要用到蒸汽的地方,以前该车间蒸汽管排放的冷凝水都是就近直接排放到现场的排水沟里面,不仅会让排放的冷凝水白白的流失、浪费水资源,还会在现场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大量扩散不仅严重影响现场操作人员的视线,还会加速附近管道的腐蚀老化。
“为什么我们不能把排放的冷凝水回收利用起来呢?”一天邓泽奎在现场水蒸汽的包围之中检修设备时突发奇想,若能把这些排放水收集循环利用起来,那么现场不是就不会出现这么多碍事的水蒸气了吗。“这么一来不仅班员在检修设备的时候就不会再被那可恶的水蒸气刺得睁不开眼了,而且能节约水资源,何乐而不为。”邓泽奎说起当初的妙想,至今还兴奋不已。
在邓泽奎的带领组织下,二车间六班的班员利用其它地方拆下来的旧管道,经过修补后再对接使用,焊接制作了一颗80余米长的冷凝水回收管,将三槽——助滤槽、粗硫槽、中间槽生产中所需蒸汽产生的冷凝水引到了附近的收集水池中,再利用水泵通过管道将收集水池中的冷凝水输送至脱盐水站进行回收再利用。
“冷凝水不会被直接排放到排水沟里面去了,而是被管道直接输送到了收集水池中。”邓泽奎指了指不远处的水池介绍到,这样一来冷凝水排放的时候产生的水蒸气就随管道一起被传送到了水池,而且传送的过程中就基本冷凝成水了,这样就不会再在车间周围产生水蒸气到处扩散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观察后发现,冷凝水回收循环使用效果十分显著,后来该项改造工作还被推广到了车间的液流储罐片区。”
正在进行现场巡查的制硫车间副主任王滨介绍到,自从三槽片区和液流储罐片区实施冷凝水回收循环使用后,车间每小时可回收冷凝水8吨左右,每天可产生经济效益400元左右,不仅如此,现场清洁文明生产水平也得到了极大提高,成功避免了以前现场蒸汽跑、冒、滴、漏等恶劣现象。
西洋肥业创新带头人王刚:爱钻牛角尖的技术大拿
“要么全力以赴,要么走人!一线研发员工的不二生存法则就是技术创新,作为研发人,得有担当,坚持到最后,每个人都能成为红太阳。”这是西洋肥业有限公司磷铵分厂厂长王刚时常挂在嘴边的话,十多年来,王刚用这句话鼓励员工,勉励自己。
2000年6月,原核工业部息烽276厂改制后,34岁的王刚作为一名维护工人走进息烽县西洋肥业有限公司。“当时没多想,干哪行不是干啊,只要坚持,成绩总会出来的。”王刚对于自己做维护工那段记忆不愿多谈,用他的话来说,那是记忆,一段心酸的记忆。
对于同事来说,王刚是个“不安分”的人,虽然只是维护工,但王刚爱钻“牛角尖”在厂里是出了名的。进入西洋公司后,他一头扎进技术钻研的海洋里,但凡市场上有什么新产品面世,总要拿来研究一番。随着业务技术不断提高,王刚多次独立完成厂里交给的研发任务,很快他就从车间主任被提拔为副厂长。2014年,由于业务水平得到厂领导一致好评,他被提拔到息烽磷铵分厂担任厂长,从此,王刚正式开启了自主创新的漫漫旅程,且一刻也没有停留过。
近年来,国内化肥行业准入门槛降低,一些新的化肥生产企业蜂拥而入,产能严重过剩、市场品牌杂乱、竞争无序、产品同质化问题打击着老牌肥料企业。2015年,根据农业种植结构的变化,经济作物替代大田作物并成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硫基复合肥料则是农民在种植经济作物中的首选肥料,市场前景十分可观。然而,硫酸钾作为硫基复合肥的主要生产原料,却一直依靠德国曼海姆传统工艺技术生产,产品市场价格最高时为3700元/吨,目前仍为2700元/吨,由于生产技术的限制,建设资金投资大,依赖性强。大量企业望而却步,一直不敢碰这块“烫手山芋”。
今年初,西洋公司决定建设硫酸钾生产线,将研发任务交给了公司技术创新尖子王刚。
“研发硫酸钾最辛苦的就是关键数据的摸索过程,在没有参照的条件下有三个难点要解决:一是反应的最佳温度和时间;二是物料和氨中和的控制程度;三是产品最佳结晶温度。”说起那段日子,王刚至今仍记忆犹新。
“枯燥的反复试验,异味异常刺鼻,有时我感觉自己的嗅觉已失灵,一日三餐如同嚼蜡,一个星期下来,老王140斤的大汉瘦了8斤。”研发团队小张感慨地回忆道,王刚带领研发团队反复做了上百次试验,按照试验数据一点点修正试验参数,最终锁定了控制参数才得到了合格产品的。当时很多队员的状态接近放弃,但大家心里明白,做化工、做研发,没有毅力是干不成的。
几年里,王刚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研发工作中,依托于公司氯化钾反应槽工艺技术,在制造硫酸氢钾的基础上进行反复的试验,最终找到采用氨综合硫酸氢钾溶液,利用结晶工艺技术生产硫酸钾获得成功。经专业机构鉴定西洋硫酸钾产品接近或等同曼海姆生产技术的产品,产品并且含有2%氮,这是曼海姆技术达不到的。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正是对这个信念的坚守,王刚带领的研发团队才能实现突破,为公司创造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现今,西洋硫酸钾产品年产量突破10000吨,不仅填补了公司硫酸钾生产技术的空白,还打破了德国硫酸钾产品技术的垄断,为公司直接创造经济效益400余万元。
久联集团新型工人蒲杰:精益求精铸一流
黝黑的皮肤,壮实的身材,憨厚的笑容,纯朴的话语,这是保利久联集团9844分公司三车间员工蒲杰给大家的深刻印象。“对待工作踏实肯干,对待命令坚决执行,对待技术精益求精,对待困难绝不认输。”这是三车间主任李顺勇对他的评价。“爱学习肯钻研,对自己严格要求,乐于帮助他人,是个称职的好班长。”这是一线员工眼中的他。
在九八四四分公司三车间,有两条金属壳基础雷管自动装填线肩负着全分公司的基础雷管半成品的生产任务,该生产线全是自动化操作,用一位专家的话来说:久联的雷管自动装填线是全国最先进的雷管生产线之一,可见三车间这两条生产线技术含量之高。特别是生产进度的快慢、设备故障的维修、设备安全隐患的排除、产品质量的控制主要靠维修工来具体完成,这就要求维修人员具备过硬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因此分公司决定培养几名优秀年轻的专业维修工,蒲杰就是这样走上了技术工人的岗位。
刚开始,面对两条自动装填线上有工具工装十多套、十多种传感器、二百多种气缸、两千多个信号传输点,控制柜里密密麻麻的电路,只有中技学历的蒲杰来说,感觉“吃不消”。然而他就是有那么一股子不服输的倔劲,告诉自己一定要啃下这块“硬骨头”。于是他除了在上班时间虚心请教技术人员之外,还经常利用下班时间在车间研究每一台设备的工作原理。通过一年多的摸索和学习,他从只会一些基本的零配件更换的“小跟班”,成长为三车间的“排头兵”,因为只要生产线一出问题,他就能迅速的判断出问题的原因并能快速修复保障生产顺利进行,遇到设备维修难题找他,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也是由他带队。就这样,他从这几位维修工中脱颖而出,成为三车间维修骨干。
基础雷管自动装填生产线上筛帽机运作方式为气动加机械的运作方式。在生产过程中,筛帽机的气动、机械噪音较大,容易使生产线操作员工产生烦躁情绪,带来安全隐患,同时也影响职工的职业健康安全。鉴于此情况,分公司要求三车间通过设计安装消声设备,降低噪音,预防职业病危害的发生。车间领导将这个任务交给了蒲杰,接到任务后,蒲杰经过仔细琢磨,研究设计了一个方案,将1寸的钢管截成60cm,在中间位置打孔后用电焊连接气嘴,将排气管插入气嘴连接,钢管内塞满海绵,然后再将钢管两端打孔用铁丝堵住海绵。经过噪音分贝仪测试的结果由原来的79.5分贝将为44.6分贝,大幅降低了噪音给职工带来的职业健康及工作情绪方面的危害,使职工身心健康得到保障。
“工会每年开展的‘金点子活动’是孕育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的摇篮。”蒲杰说,他们研发的这项技改成果获得了分公司2014年度“金点子及合理化建议奖”并在全厂范围内推广安装应用。
2014年底,三车间自动装填线正式用NHN取代DDNP用于基础雷管的装填,在装填过程中由于NHN比重和结晶很不稳定,导致在装配过程中出现严重撒药。为解决这一问题,车间成立了以蒲杰为主要阵容的攻关技术小组,经过两天的琢磨,在暂时无法解决NHN源头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改进装药器药嘴、装药机平台、在三道装药前后运行皮带上安装导静电毛刷等措施,解决了撒药问题,使装填模具底座浮药通过导静电毛刷的自动清理,将三道装药产生的浮药收集在放有机油和水的收集盒中,彻底消除撒药带来的安全隐患,确保了整条自动线的安全生产。
山脚树矿老牌技工朱久义:自学成才的制图“状元”
初识朱久义是在贵州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山脚树矿组织召开的2014年度劳动模范座谈会上,高大挺拔的身姿、炯炯有神的双眸、爽朗有加的笑声、幽默风趣的谈吐......他留给人的印象就是那种憨憨厚厚的北方大老爷们儿形象。
听说他是山脚树矿的技术工人,专门负责制图,那可是个精细活,眼前这个粗犷的大老爷们干得了?在山脚树矿,只要提起洗煤厂机电车间的技术组组长、高级技师朱久义,他的业务技能,在全厂职工中没有不翘大拇指的。肯钻研、爱学习,在机械维修、特别是“非标”制作方面,是厂里机电车间无人可比的复合型人才。他的机械制图水平被全厂公认为最好的,是名符其实的制图“状元”。
17岁参加工作,学的是铆工工种,虽然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但他勤奋好学,车、钳、铆、焊样样精通,在铆工“非标”件制作方面是机电车间的顶尖人才。工友们说:“朱师傅是我们机电方面的能工巧匠、技术大拿,干活点子又多。生产设备出现故障,别人解决不了,只要朱师傅到场,就能手到病除,我们都佩服他!”
朱久义不仅要求自己技术进步,同时还要求自己思想进步,1986年朱久义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03年,厂里为各单位配备了电脑,已年近半百的朱久义便迷上了电脑操作,刻苦钻研CAD电脑机械制图。他每天挤出所能利用的点滴时间攻读机械基础知识、金属结构力学知识、机械工艺性能与构造、选煤机械原理、数学三角函数等书籍,为学好机械制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几年来,朱久义为厂里绘制的加工生产设备部件机械图加工成成品后,没有一件因制图不规范出现返工现象的。他的电脑
CAD制图水平在全厂名列前茅,无人可比,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其他技术部门绘制的图纸都要经过他的审核、认定,就是在整个盘江也是小有名气。厂里的技术人员都向他请教、拜他为师,他也毫无保留地耐心进行指导。一些兄弟单位请他帮忙绘制图纸,他也热情地全力支援。有的厂家用每月上万元的高薪聘请他去当技术顾问,都被他婉言谢绝。有的工友不理解,说他傻。性情温和、幽默、乐观的朱久义听了,总是呵呵一笑:“我所学到的这些技术,是厂里对我多年培养的结果,领导在生活和工作上非常关心我,又给我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我只有为厂里服好务,才能心安理得。再说我在洗煤厂机电岗位上工作40多年了,有感情,舍不得离开。”
有一次,厂里一台从英国进口、用于破碎入洗原煤的破碎机齿板需要更换。如果从国外购买一套齿板,到货周期长,价格贵,需要资金
32万元,而在国内厂家加工制作,只需17万元。为了节省资金,并能在短时间内完成齿板的更换,保障选煤正常生产,厂里决定在国内一家制造厂加工制作。因为没有齿板图纸,厂里便把齿板实物送到厂家进行加工制作。由于齿板的形状复杂,厂家也未能绘制出齿板的制作图纸,无法加工制作。在如何才能尽快完成齿板加工制作的紧要关头,朱久义主动承担了齿板图纸的绘制任务。他废寝忘食地整天围着齿板转,这儿量量、那儿看看。晚上在电脑上制图,一坐就是大半夜,终于在10天内绘制出了齿板全套图纸。厂家按照他绘制的图纸加工制作出来的齿板,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在破碎机上投入使用性能良好,为厂里节省资金15万元。一次,厂里24米浓缩池耙架花键轴变型弯曲需要更换,到生产厂家购买需要18万元,厂里安排朱久义参照实物绘制出了花键轴图纸,只用
3.1万元就完成了花键轴的加工制作,为厂里节省资金近15万元。
这就是山脚树矿洗煤厂的技术大拿,久负盛名的制图“状元”朱久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因为他刻苦钻研的精神和任劳任怨的付出,多次被评为单位先进个人,
2014年又被评选为山脚树矿劳动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