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萍:残疾女撑起一个艰难的家

20.03.2017  21:32

原本平安喜乐的四口之家,因为接连的意外,婆婆、丈夫先后瘫痪在床。在家庭危难之际,大冶市东岳街办民主社区的残疾女刘正萍,用瘦弱的身躯撑起一个艰难的家,数十年如一日的照顾婆婆与丈夫。她用孝心和真心演绎了人间真情,用行动去传递正能量。

毫无怨言照顾病榻上的婆婆

1998年5月,  刘正萍与丈夫肖新民喜结连理。由于患有小儿麻痹症,刘正萍走路不大方便,平时靠补鞋来贴补家用。婚后虽然日子过得贫困,但一家人生活的也其乐融融,尤其是他们的女儿肖玥出生后,更是为家里增添了不少欢笑。

然而幸福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2003年1月30日,76岁的婆婆突然昏倒,被送到医院,发现是中风,无疑给这个家庭重重一击。刘正萍毅然挑起了照顾婆婆的重任。

在这以后,刘正萍每天早上6点就要起床,帮婆婆穿衣服、刷牙、洗脸、换尿布、喂早饭,然后出摊。中午抽空回家做饭、喂饭,给婆婆擦洗身子、活动筋骨、敷药按摩、洗漱更衣、倒屎倒尿,换洗床单、被褥,再匆匆忙忙去守摊。下午收摊以后,匆匆赶回家做晚饭、做家务,服侍婆婆睡觉。

她刚中风的时候不肯住院,没办法我们只好把她接回来,接回来有一次发生一件事儿让我印象特别深,说实话当时心里是真苦,不好受。”刘正萍告诉笔者,把婆婆接回来以后,除了日常的料理,还会让婆婆尽量多运动,以防手脚僵化。“医生也是建议一定要适量运动,然后我婆婆就有一次想尝试自己起身大小便,死活都不让我搀扶,坚持要自己起身。”刘正萍说,婆婆在起身的过程中整个身体都在抖,在她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婆婆整个人已经把她压在了地上,大小便全都糊在了身上,整个屋子里回荡的都是婆婆与年幼女儿的哭声,一直到丈夫回来。那一刻,刘正萍心里感受到的除了委屈更多的是自己的一种无能为力。

无微不至为丈夫治病练习针灸

命运似乎总爱开无情的玩笑。让人没想到的是2008年5月11日,丈夫肖新民也昏倒住院,检查结果与婆婆一样,也是中风。全家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了这个年轻的残疾女人身上了,生活更加艰难,经济状况更加不堪,但看着年幼的女儿,刘正萍告诉自己不能被生活打倒。

丈夫中风后,刘正萍要照顾两个瘫痪在床的人。由于瘫痪后大小便会失禁,洗尿布、衣裤、床单成了她每天必做的“功课”,哪怕是寒冬腊月也无一例外。除此之外,刘正萍每天还要抽出时间来“强迫”丈夫做康复训练。“刚开始的时候,做康复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他每天一听到要康复就哭,不肯走。”刘正萍说,除了做康复,每天还要扎针灸,开始的时候都是医生上门扎,后来考虑到费用问题,她决定自己学然后每天给丈夫扎针灸。就这样,刘正萍让医生手把手教了她一个星期。刘正萍说,“第一次给他扎的时候没扎到地方,他直喊疼,后来我没事就自己扎自己,慢慢的掌握了手法与穴位。

在刘正萍的细心照料下,肖新民已经能够走路,生活上基本可以自理。“没有她就没有我的今天,这四五年来,她每天不仅忙着照顾我妈还要忙着照顾我,有的时候还要忍受我的脾气,但是从来没有说过放弃我,放弃这个家。”谈到自己的妻子,肖新民内心满是感激。

孝老爱亲街坊邻里眼中的“好媳妇儿

近日,笔者见到刘正萍的时候,她正在水池旁为婆婆洗床单。她告诉我,床单是每天都要换洗的,不然的话老人的身体就会有异味。

民主社区副主任贺文珍说,“我们每次来到她家,家里总是干干净净的,别说没有异味儿了,相反家里还种了许多花花草草。”在刘正萍家里客厅边边角角都摆满了花钵,大多是百合。“我平时也没什么别的爱好,就喜欢摆弄些花花草草,尤其喜欢百合,过日子嘛,自己舒服就好。”刘正萍如是说。

十几年来,在刘正萍身上发生了无数令人动容的“小故事”,街坊四邻提到她,无不夸口称赞。

苏文浦是个有福气的人啊,能找到这么好的儿媳妇儿,有时候亲女儿都不一定能做到这个地步。我们附近的居民对她的评价都很高,是这一带为人媳妇的好榜样。”今年71岁的段久云如此评价刘正萍。

在刘正萍家客厅的正中央挂着一幅日历,上面用毛笔写着“和为贵,孝为先”六个大字。据刘正萍介绍,这几个字是她的父亲亲手写上去的,让她明白这几个字的重量。

刘正萍说,这些年女儿是最大的支撑,再大的苦难,她都坚信会有过去的一天。如今丈夫的身体一天天的好转起来。面对以后的生活,刘正萍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一家人快快乐乐地生活在一起。

这正是:双亲瘫床,勇担家庭重任;数年照顾,演绎人间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