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两会]代表“现身说法”供给侧改革
今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迈入深化之年,作为最热的经济话题之一,从企业主体到政府官员,参加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现身说法,相互探讨,交流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体验、心得。
创新
干别人没有干的事
“我是个农民企业家,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没有过深的研究,但我认为,产业结构要超前化、科学化,干别人没有干的事。”全国人大代表宋福如这样阐述。
宋福如是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广府镇东街村党支部书记、河北硅谷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他的企业生产防污闪涂料、复合绝缘子、有机硅肥料……覆盖了电力、铁路、石油、农业等多领域。“在市场上我很少遭遇竞争对手,因为我始终瞄准空白去填补。”宋福如说,从供给上游着手,他去商务部了解国内都需要进口哪些产品,去科技部了解哪些项目是亟待开发的,去发改委了解有什么项目是下一步要推进的,然后提前部署研究布局、推出产品。
改革
管住、少用、用好“有形之手”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国企改革来说,最终目标只有一个——让企业用最小的消耗、最少的排放,生产出市场需要、老百姓欢迎的最好的产品。”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国资委主任王昌说。
2016年,10项国企改革试点在河北省推开,王昌介绍,针对不同的企业,河北省量身定做改革方案。河钢集团主要问题在于去产能,开滦煤矿和冀中能源首先要分离“企业办社会”,一些科技型的企业要搞个人持股试点。“国企改革首先要解决自己最紧迫、阻碍自己发展的东西。如果不能把旧的东西、制度框框推倒,就实现不了突破。”王昌说,必须要加大深化改革的力度,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释放经济活力。
服务
让群众办事的“走廊”再短点
全国人大代表、哈尔滨市市长宋希斌说,在改革中政府要“瘦身健体”,深化行政管理改革,通过建立“负面清单”制度规范政府事权,改多头审批为集中统一审批,更好服务各类市场主体。
近年来,哈尔滨市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推进大处室改革,自我“瘦身”,把市政府部门承担行政审批职能的处室由172个减少到32个,分管审批工作的领导由97名减少到32名,极大缩短了企业和群众办事的“走廊”。
“我们认识到,这是降低交易成本,形成洼地效应,让人家来投资有信心。政府要少打扰企业,多给企业办实事、解难题。”宋希斌说。本版稿件均据新华社1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