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委员呼吁充分尊重职工首创精神:让“草根创新”分享“政策红利
前段时间,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王琛委员特意又看了一遍电视片《大国工匠》。他把观后感带到了两会上:“‘工匠’类人才在国家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也是国家的精英。怎么给他们回报,保障他们的利益?”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蒋华良委员也颇有感触,“我们所里有位负责仪器修理的工人师傅,从普通工人做到了高级工程师,为我们团队节约了200万美元的修理费。可到退休时,按我们当地的规定,工人转干满10年才能享受干部退休待遇,他差了1年,还得以工人身份退休,退休金差了不少。”
一线技术工人经济待遇偏低、激励机制不完善是当前很多企业存在的问题。调查显示,上海市一线高技能人员月平均工资为6805元,相对偏低,仅有3.3%的一线高技能人员对现有工资收入满意。这也是影响职工迸发创新活力的重要因素。
据悉,日前上海出台了《关于推动一线职工岗位创新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国企与职工发明人可事先约定科技成果分配方式和数额,职工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归属研发团队所得比例应不低于70%;对晋升技师和高级技师且符合条件的职工,一次性奖励1000元和2000元;对获得市场认可的企业职工科技人才和技能人才,可直接赋予居住证积分标准分值等激励措施。
很多委员认为上海的做法很好,确实应该充分保护职工的首创精神,让他们能从创新中获益,让“草根创新”也能分享“政策红利”!
湖北省工商联副主席、湖北恒隆企业集团董事会主席陈涵霖委员认为,激发技术工人的创新潜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系列的政策加以扶持,让激励机制真正落地,让技术工人真正得实惠。
“现在优秀的技术工人也可以落户北上广了,各地技术奖励的标准正在逐步提高。技术工人的创新成果为企业节约了成本,企业理应回馈他们。”陈涵霖委员提出,除了相应的物质奖励,还可以结合带薪年休假等给予人文关怀,让技术工人从各方面真正受益。
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张明森委员呼吁,要将知识产权作为保障职工科技创新成果的一种有效手段,确保职工的创造发明不被侵占。(记者彭文卓 陈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