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做微商揭朋友圈造假:交易图由专人提供

01.04.2016  11:09

  核心提示

  自去年起,家住城区福绥路的王女士被朋友圈里微商疯狂“晒图”撩花了眼,今年春节后,她心动之下也步入微商行列。可短短一个月,她发现微商并非看上去那么美。3月23日,王女士向记者讲诉了其遭遇,连日来,记者对此进行了跟踪调查。3月28日,国家工商总局也发布新型传销活动风险预警提示,提醒市民警惕传销穿“马甲”。

  微友月入过万令她心动

  去年年底,王女士发现微信好友胡某的生活简直变了样。“在她的朋友圈里,每天都是晒各种收款图,有微信打款的,有用袋子提着整袋现金的,少则两三百,多则数千。”王女士了解到胡某在做微商,售卖一款具有减肥功效的酵素果冻,她粗略计算胡某在朋友圈晒出的收款金额,仅春节后一周就达到4000多元。

  今年2月,王女士在微信上与胡某取得联系,试探性询问:“做微商真有这么赚?”很快就得到胡某的回复称,只要按她教的做,月入上万不成问题。

  2月29日,王女士决心跟胡某学做微商。“当时胡某称要先从她手上拿货,一共是100件3800元。拿了货后才能教我。”王女士说,她通过微信转账3800元,胡某也如约将其拉入一个“新代理培训”微信群,称手把手教其做微商。

  然而,原以为可以日进斗金的王女士却在短短半月后就萌生了退意。究其原因,王女士称“陷入了微商骗局”。

  做微商=朋友圈造假?

  王女士所说的“骗局”为何意?3月23日,王女士向记者讲诉了其遭遇。

  “交钱当晚,我就被拉入一个培训群,但群内规定群友间不能互加好友,不能私下聊天。”王女士说。

  王女士介绍,当晚群中一位“精英代理”通过语音、文字授课。然而在近一个小时的授课中,除了简单介绍了该酵素果冻的名称、功效外,剩余50多分钟均是教新代理如何“加好友”。

  “精英代理在群里发‘沟通话术’、‘沟通技巧’、以及如何通过随机查找微信号加人,如何通过QQ空间、淘宝、58同城等网站查找个人信息添加微信好友。”王女士告诉记者。

  接下来王女士发现更多异样。“原以为加粉是为了扩宽销售渠道,但接下来的培训却是教我们如何作假。”王女士说。

  “首先要更换头像,群里很多人会用同一头像,这样群里发来的收款图、聊天图大家都可以用。”在王女士的手机里,记者看到“新代理培训”群里的确有不少人使用同样头像,这些头像多是身材曼妙的女子背影。

  记者添加了几位相同头像代理为好友,在她们的朋友圈里看到了“大清早就有顾客打款,心情美美哒”、“新代理又补货,要不要这么牛”等文字,而配图均为一张2100元的转账图。由于微信聊天记录只显示头像,因而晒出的截图很容易让人以为是“本人”收款。

  王女士透露,群内管理非常严格,群内以“上家”、“下家”互称,非代理无法入群。如王女士就只能由“上家”胡某添加入群。

  记者以“想了解如何做代理”为由先后与多位代理沟通试图入群,都被要求先购买产品,而购买产品最低金额为10盒480元。

  接连数日,记者查看王女士的手机发现群内分工明确。每天有精英代理发送定量的图片,图片内容可细分为“补货图”、“招到代理图”、“发货图”、“顾客好评图”、“收款图”等,不同图片配有文字模板,群友根据自己的头像选取合适的发到朋友圈。

  在该培训群,记者也看到一些“晋升”、“考核”规定:如微信加好友满500人以上的将被安排至中级培训群,私自拉人入群、群内互加好友或非上下家私自聊天的一经发现将被立即逐出群等,将好友发展为下家数量考核等。

  “我原先以为微商真的很赚,但晒出来的图都是别人提供的。”王女士说,交纳3800元后,胡某仅给她发来20盒产品,剩余的工作就是按要求晒虚假图片。

  “那些转账款都不是真的。我一盒都没有卖出去,但是要求每天要晒金额上百数千的收款图,让我觉得很不是滋味。”王女士说。

  警惕传销披上微商“马甲

  “入行”2周后,王女士渐渐摸清了该产品的销售链条。

  首先要购买货物成为销售代理;其次,利用虚假的转账、收款截图频发朋友圈,疯狂加好友,当有人询问时就将其发展为“下家”,将产品加价大量销售给“下家”,从中获利;此外,代理有多个层级,拿货越多,层级越高,该群内分初级代理、中级代理、精英代理等,精英代理有时需一次拿货万元以上。

  3月19日,王女士称不想继续做代理,要求胡某将剩余的80盒产品金额2960元退回。此时胡某用起了激将法劝说其继续,丝毫不提退款一事。

  为何做微商不是真实的宣传产品,而是利用各种收款图、发货照营造出生意火爆的样子。王女士疑心自己遭遇了打着微商幌子的“网络传销”,3月23日,她来到市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反映情况。

  工商执法人员透露,近年来,随着网络购物等营销方式的发展,一些传销组织打着所谓“微商”“电商”“多层分销”等名义,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发展人员形成上下线关系,从事传销活动。

  那么,市民如何判断是否涉嫌传销?3月28日,国家工商总局发布新型传销活动风险预警提示。依据该预警,不管传销组织如何变换手法伪装自己,只要同时具备“交入门费”“拉人头”“组成层级团队计酬”三点就可认定为涉嫌传销。

  工商部门提醒,通过微信朋友圈进行传销,不受空间、地域限制,在虚拟空间中不易暴露,网上交易甚至不需要上线和下线面对面的交流,通过微信、支付宝的交易即可,因此更具隐蔽性。如果市民发现涉足的微商是通过杀熟、夸大宣传、炫富来吸引他人参与、热衷于谈论理论与概念而非实际的经营状况、发展代理为下线作为方向,就应格外谨慎、以免上当受骗。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