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康县雨露计划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11.09.2015  11:17

  

   

  雨露计划是提高农村贫困劳动力自我发展能力、就业能力,增加贫困劳动力劳务收入的专项扶贫措施,是阻断贫困代际相传的重要途径,更是实施精准扶贫的有效抓手。近年来,我们坚持“严把政策、规范管理、规范操作、确保实效”的原则,积极落实新要求、探索新机制,雨露计划助学工程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有效促进了农村贫困家庭的脱贫致富。

  一、主要成效及做法

  自2004年以来,我县累计培训农村贫困劳动力4912人,其中、短期专业技能培训1970人,中、高等职业教育学生2942人,转移安置3500余人,直接带动3000余户1.2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一)强化宣传,广泛动员。近年来,为实现雨露计划 “应补尽补”的目标,采取多种方式强力宣传雨露计划补助政策。一是利用网络、报纸、电视、户外电子显示屏等媒体大力宣传雨露计划政策。每年暑期在《今日保康》刊登《雨露计划政策解答》宣传政策;通过“QQ工作群”发布雨露计划补助政策;制作雨露计划政策宣传影像资料,在电视台和户外电子显示屏进行滚动播放。二是印制《雨露计划扶贫政策宣传册》4万余份,发放到全县每一户贫困家庭手中,实现贫困户全覆盖。三是专栏专题宣传。制作雨露计划政策宣传喷绘,在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1个乡镇及贫困村公开栏进行张贴。通过采取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宣传雨露计划政策,基本实现雨露计划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订单培训,定向输出。为了减少培训盲目性,增强针对性,使培训学员真正掌握一门专业技术,并且得到妥善的安置,县雨露计划培训基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严格根据市场订单工种需求,设置培训专业和课程,并将所开设培训专业做出特色。每年暑期,培训基地都安排工作专班赴珠海、杭州、江苏、昆山、武汉等城市的知名企业考察,详细掌握用工单位的用工需求、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等,选择公司发展前景、就业环境和工资待遇好的企业签订劳务订单,然后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确定培训专业和课程,确保雨露学员毕业安置以后,实现长期稳定就业。孔令春2010年秋季就读于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12年被推荐到昆山扬明光学有限公司就业,现在是镜头组装车间线长(即领班,管理5-8个员工),工资稳定在3700-4000元/月;王蓉2011年就读于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12年被推荐到苏州东和光电有限公司就业,2013年被派到韩国企业总部进行培训,2014年2月回国以后升职为线长,工资稳定在5000-6000元/月,去年下半年受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影响,企业订单减少,目前工资稳定3000元以上/月。

  (三)规范流程,瞄准对象。严格按照《湖北省雨露计划管理暂行办法》规范管理、规范操作。一是资助对象严格按照“农户申请、乡村证明、县级审定”的程序申请办理补贴手续。二是严格筛选比对申请对象,对乡镇申报的资助对象严格对照贫困户建档立卡数据库进行筛选比对,非建档立卡贫困户不得认定为雨露计划补助对象。当年,因病、因学、因灾或其他原因而返贫的家庭子女申请享受雨露计划补助政策,需要所在的行政村出具证明、乡镇审核,县扶贫办复核方可认定为雨露计划对象。三是加强学籍管理,雨露计划政策实施具有连续性,学生的在校情况必须跟踪掌握,对连续享受政策的对象每年必须向县扶贫部门提供学籍证明,否则不予认定为雨露计划补助对象,有效的避免“吃空饷”的现象发生。四是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发放补助资金,县扶贫办在完成年度“雨露计划”对象登记后,分别与其户籍、学籍系统进行比对审核,确定对象后,报县财政局复核,复核无误以后,由县财政局按照补助标准采用“一卡通”方式,直补到农户手中。

  (四)跟踪服务,稳定就业。为了使安置学员实现稳定就业,并保障其权益,达到学员安心、家长放心,我们把跟踪服务作为雨露计划工作的重点。一是安排专职人员驻厂跟踪服务。每安置一批毕业学员,在实习期间培训基地都要安排专职人员驻用工企业进行跟踪服务,待学员就业稳定以后撤回工作人员;二是通过电话、QQ或定期回访等方式与就业学员进行联系、沟通,了解学员的工作、生活以及思想状况,帮助学员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近年来,培训基地每年暑假都安排工作人员到用工企业进行了回访。今年7月28日-8月5日,县扶贫办会同培训基地雨露计划管理人员赴苏州、昆山、上海、杭州、武汉五个城市,回访了近年来安置的雨露计划学员,详细了解了学员工作和生活情况。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近年来,全县雨露计划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几个方面:

  (一)中职生源不断减少。据统计,2012年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54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268人,占49.08%;2013年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52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246人,占48.85%;  2014年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44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80人,占  18 %。每年新入学中职学生且呈逐年下降趋势,而且每年还有一部分学生中途退学。同时,就读高职(专)的贫困家庭学生也不多,根据近两年申报雨露计划资助政策统计情况来看,每年也只有100多人。按照《湖北省雨露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每年各县(市)要按照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10%的比例落实雨露计划补助对象。”每年我县要落实雨露计划补助对象为900至1000人,根据统计数据情况来看,每年我县只能落实雨露计划补助对象为300多人,与上级规定目标任务相差甚远。

  (二)典型宣传不够深入。近年来,在实施雨露计划工作中,注重了雨露计划政策宣传,而对雨露计划典型的挖掘和宣传做的还不够,使得部分学生和家长对中、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带有歧视的眼光,认为孩子上中、高等职业教育学校没有出息,导致有很多初、高中毕业学习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要么辍学,要么借钱买学(重点高中)上,就是不愿意读中、高等职业教育学校。雨露计划工程品牌宣传不够深入,影响面不大,没有充分发挥好典型带动和引导作用。

  (三)村级信息化建设不健全。从2015年起,雨露计划步入信息化管理时代,资助对象的申报、贫困资格审核上报、公示审核上报等工作都在网络上操作。目前,全县100%行政村有电脑,90%的行政村没有通宽带、没有联网,加之村支两委干部中懂电脑、会操作电脑的人员不多。这样一来,就直接影响了村级雨露计划资助对象贫困资格和公示审核上报等工作。

  三、对策和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典型宣传力度。深入挖掘、及时总结雨露计划典型,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加大对雨露计划典型的宣传和推介力度,用事实说话、用案例破除人们陈旧的思想观念,鼓励和引导贫困家庭子女积极主动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同时,也要加强雨露计划政策的宣传力度,确保雨露计划补贴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从而实现雨露计划“应尽应补”的目标。

  (二)进一步加强企业订单联系。大力推行校企合作、订单培训等模式,不断提高培训基地办学质量,提升雨露学员转移就业率。不仅要关注“长三角”、“珠三角”知名企业,还要加强对省内知名企业考察;不仅要考虑到就业学员的工作环境、工资待遇,还要重点考察企业的发展前景,好中选优,优中选优。加强与订单企业合作、沟通、联系,及时掌握用工企业经营状况和就业学员工作情况,保证雨露学员稳定就业,保障就业学员合法权益。

  (三)进一步加强基层信息化建设。抢抓扶贫攻坚政策机遇,积极争取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公司的支持,大力实施信息化扶贫,加强村级互联网建设,实现行政村互联网全覆盖。同时,还要加强对基层雨露计划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着力提高其业务能力,使管理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并操作雨露计划信息化管理服务系统,指导资助对象通过互联网进行申报。

  (四)进一步加强跟踪服务力度。建立长期跟踪回访机制,搭建网络、移动通讯等多种沟通交流的平台,随时了解和掌握安置就业学员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并根据了解的情况给予鼓励、关怀,遇到困难要及时帮助协调解决。通过与学员保持长期沟通和交流,确保安置学员实现长期稳定就业,同时也为我们发现典型、搜集典型、推介典型提供便利。

  (五)进一步加强补贴政策创新。农村贫困家庭经济收入低,经济来源有限,再供养一个或两个孩子上高中或本科院校,家庭负担会更重,部分农村贫困家庭子女考上重点高中或本科院校,因无力支付学费、生活费等费用,辍学直接外出打工。雨露计划补助只针对接受中职教育一、二年级和高等职业教育一、二、三年级贫困家庭学生,而就读普通高中和本科院校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不能认定为雨露计划补助对象。为此,建议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创新补助办法,对就读普通高中和本科院校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实施扶贫助学工程,具体补助标准和申报程序参照雨露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执行。

  (六)进一步加强检查考核力度。建立县、乡(镇)、村三级联动、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各担其责的工作机制,将雨露计划工作纳入乡镇扶贫开发工作目标考核范畴,督促各乡镇将“雨露计划”宣传与其他扶贫项目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进一步增强乡镇宣传“雨露计划”项目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同时,要加强对雨露计划培训基地的监督、检查,每学期对培训学员所学的文化课程与技能实践知识进行评定,对不合格或操作不熟练的要求基地进行补差教学,确保雨露学员的综合文化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能够熟练掌握一门及以上的专业操作技能。(保康县扶贫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