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涉3000公里 女讲解员为3943位英烈建网上纪念馆

07.04.2018  11:33

  九峰山革命烈士陵园安息着205位烈士,2000多位老红军、老八路和新四军老战士,36位共和国将军等。80后的刘琪,远赴外地搜集英烈史料和遗物,为3943位英烈建立网上英烈纪念馆。她9年如一日用心向慕名前来祭奠的社会人士,讲述着上百位英烈的感人故事,她说:“讲好烈士故事,要让英烈精神代代相传。

  摸索不同的讲解方法

  让英烈故事深入人心

  4月2日中午12时许,刘琪拖着有些酸痛的双腿,来到九峰山烈士纪念碑前,将被阳光照得发热的音响挪到阴凉处,“下午还有四五批祭扫团体要来,音响还要接着用”。当天上午,22批社会团体来陵园祭奠英烈,刘琪在接待之余,还要负责在烈士厅讲解烈士的故事。

  2009年10月1日,九峰山革命烈士陵园计划正式对外开放烈士厅、红星厅、武汉党史厅和名人厅4个纪念馆,展示500多位烈士、老红军等的生平和珍贵物品。不料纪念馆要提前开放,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刘琪被安排负责讲解,当时她到陵园工作还不到7个月。

  “真是赶鸭子上架,那天不知道怎么站位,也不会带路。”刘琪告诉记者,讲解时有几次紧张的卡壳。那以后,为了做好讲解工作,刘琪拼命充实自己。大热天去档案馆浏览烈士有关书籍,下班后在网上查找资料到深夜,到外地纪念馆参观时,就把讲解员的讲解和站姿等录下来,回家再琢磨,丈夫和儿子成了她平日里讲解练习的对象。就这样,刘琪在讲解时更加自信。

  刘琪针对不同的对象摸索出不同的讲解方法。“抗战是打谁呀?这位烈士留下来的遗物是什么呀?跟小学生讲解要用这种提问的方式。”刘琪说,小学生对烈士的生平事迹不感兴趣,但对纪念馆的物品好奇,她在向小学生讲解烈士遗物时,中间穿插烈士的英勇事迹,还会让他们在纪念馆里找一位跟自己同姓的烈士,用这种方式引导孩子们记住烈士的事迹。“小学生离开这里时,能记住一位烈士,就为爱国主义教育尽了一份力。

  近几年,来陵园祭扫的各界人士和团体增多,刘琪甚至一天要承担二三十批的讲解,“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来祭奠烈士,说明烈士受到更多的关注,心里很欣慰。

  搜集百余件英烈遗物

  让英烈精神更有力量

  为了讲好烈士故事,除了钻研讲解方法和技巧,刘琪还要搜集大量的烈士史料和珍贵遗物。

  1976年,23岁的钱建新在武汉大学毕业后自愿申请支边进藏,到日喀则地区吉隆区卡邦公社当起了农民,两年后被调到吉隆区政府任代理文书,当年3月7日在扑救山火中英勇牺牲,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钱建新的骨灰,一半被带回武汉,另一半则留在了吉隆区。

  5年前,为找寻钱建新烈士另一半骨灰,刘琪等一行8人跋涉3000多公里,前往西藏吉隆一路上险象环生。九峰山革命烈士陵园副主任周丽回忆,因为山路陡峭,崎岖难行,她们乘坐面包车经过一道急弯时差点冲下陡崖,大家连忙下车捡石块堵住车轮,这才躲过一劫。“现在想想都后怕。”刘琪说,到达卡邦时,当地一位老奶奶仍记得钱建新的名字,并保留着她们援藏搭建的房屋,“当时很感动,因为钱建新烈士没有被当地人忘记。

  这次的寻找,让刘琪坚定了做好烈士史料和遗物搜寻工作的决心。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她和同事耗时3个月,查阅7000余份电子档案,核对4000余座墓碑,拨了上万次电话与英烈家属交流,最终列出了一份1900余位抗战英烈的名单。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前夕,整理出近500人的九峰红军名录,去年又搜集整理出205位长眠于九峰山的烈士名录。

  9年来,刘琪和陵园的其他工作人员寻找到了100多件烈士和老红军的遗物,其中有4件因历史价值较高被武汉市档案馆收藏,她参与整理的《九峰壮歌》一书还被国家图书馆收藏。“史料收集没有结束的时候,因为革命先烈的故事和精神需要不断地挖掘。”九峰山革命烈士陵园主任赵海说,要让烈士们的精神在新时代里变得更有力量,这才是刘琪在内的陵园工作者们需要继续做的事。

  建立网上英烈纪念馆

  向世界弘扬烈士精神

  “爸爸、妈妈早上好,儿子给您们上香了。”每天早上,陈莹莹的两个哥哥都会在九峰山革命烈士陵园的网上英烈纪念馆里,留言祭拜父亲陈正清和母亲殷素贞,他们这样的网上祭拜已经坚持了8年多,留言有近3000条。像陈莹莹这样的烈士家属有很多,网上英烈纪念馆成了他们对家人情感的寄托。

  在刘琪的带领下,陵园目前已建立3943个网上英烈纪念馆,祭拜留言近5万条,馆中英烈生平信息的录入、修改和完善等都是由刘琪独自完成,她也因此被称为“空中守灵师”。“网络能够让远隔千里的英烈家属寄托哀思,也希望通过网络这种现代化手段,向全世界弘扬英烈们的事迹和精神。”刘琪说。

  记者在陵园网站“丰碑在线”上看到,网上英烈纪念馆设计生动便捷,中间部位为“网上灵堂”,当中嵌入蓝天、动态的白云、草木和英烈的坟墓,“网上灵堂”包含祭拜、献花、敬酒、上香、留言、清洁等6大功能,网上英烈纪念馆下方则有“祭奠留言”“生平简介”“历史相册”“纪念文选”等内容,右侧还注明了英烈墓碑所在的区域。

  刘琪家住在硚口古田四路,每天上下班要花4个多小时。她儿子的生日是4月3日,正是刘琪每年最忙的清明节前夕,9年来,她没有为儿子过一个完整的生日。“儿子8岁生日那天,因为十分想念妈妈,接连给刘琪打了七八个电话,她因工作忙一直未接。”刘琪的丈夫胡家浩告诉记者,第二天,父子二人前往九峰山烈士陵园,刘琪在陵园纪念馆里向儿子讲述一个个英烈们的故事,“儿子体会到了妈妈工作的不易,也为妈妈感到骄傲。”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