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东方之星”翻沉大救援中的湖北公安民警
中新网湖北新闻6月11日电 (褚谭辉 杨奎 胡用权 徐石泉)连日来,不管白天黑夜或是烈日暴雨,无论救援一线还是交通要道、长江岸边、十里长堤、实验室里……公安蓝的身影闪现在与“东方之星”号翻沉事件救援及应急处置工作息息相关的每个场地。
生命至上。在这场与时间抢跑的大考中,湖北公安民警展示了他们的职业精神、专业能力和大爱情怀。
危难当前,他们是“公安铁军”
6月2日凌晨,正在广东为妹妹筹备婚礼的荆州巡特警队员王明才得知发生翻沉事件,战友们正紧急赶往现场,他待不住了,立即给领导打电话要求归队。临行前,他将一个标准的敬礼,送给妹妹作为结婚礼物。
还有150天即将退休的荆州老交警朱强,向组织写下申请书,主动请缨到一线参与救援。
“首战用我”,是每个民警神圣的使命感。紧急救援像一块试金石,检验出湖北公安队伍勇于担当的精神和“用我必胜”的过硬战斗力。现场搜救、交通疏导、维护治安、遗体比对……在各方力量全力投入救援事件中,全体参战公安民警临危不乱,有条不紊,高速高效完成各项工作。
作为救援主力军,湖北公安消防部队做到了三个第一:第一批到场救援的现役部队、第一时间排除路障的专业队伍、第一时间提供路上照明的战斗团队。
2日11时许,荆州市公安消防支队9名官兵与海军、海事救援人员现场搜救,他们试着敲击沉船的底部,终于听到了微弱的回应声。在潜水员的艰苦努力下,13时30分,65岁的朱红美成功获救。由此,指挥部明确了第一阶段救援最有效的办法——用生命探测仪和敲击船底确定生存者位置。15时28分,21岁的船员陈书涵成为第二个被救者。
危急时刻,天上、地下两个通道,连接着救援一线的生死两端。2日凌晨3时,救援现场视频信号突然中断,指挥部无法调看一线实时图像。
十万火急!荆州市公安局信通专家刘爱国临危受命,他将设备搬到指挥中心机房,经过近半小时的紧张工作,前方一线图像重新回到指挥大厅。随后,刘爱国坚守5天5夜,确保关键的“空中生命线”畅通无阻,为指挥部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更艰巨的“战场”在遇难者遗体身份识别工作中。“此次DNA检验人数之众多、时间之紧迫、难度之巨大是我职业生涯之最。”经历过近年来国内所有重大突发性事件的公安部专家组组长、刑侦专家闵建雄如是说。
为确认遇难者身份,来自武汉、荆州、荆门、宜昌等地的145名法医、DNA、照相、痕检民警24小时轮班开展身源鉴定。
6月5日晚,船体扶正出水,遇难者遗体密集移送上岸,经过江水的长时间浸泡,遗体腐败程度较高,对DNA样本提取和实验室比对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刑侦技术人员分成21个工作组轮班作业,在不到20小时内就严谨高效地完成了300多具遗体检验,为后期工作提供强大保障。
大爱无言,那些难以兑现的承诺
当巨大而强烈的悲恸呼啸而来,舍小家为大家,抓紧每分每秒、高质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每个公安民警都在以自己的方式,默默地为生死救援贡献力量。
再次翻出电话号码,却始终没有按下拨送键,宜昌市秭归县刑侦法医张靖一次次投入到紧张繁忙的检验工作中。号码的主人,是他的父亲——长航公安局葛洲坝派出所56岁民警张心德。父子二人平时身处异地,儿子很难抽出时间在父亲膝下尽孝,但同为民警的父亲理解并支持儿子的工作。接到立刻赶往监利增援的命令后,张靖给父亲打电话才得知父亲也被派往前线参与水面搜救工作。
从6月3日到达监利直到7日完成任务撤离,紧张工作的4个日日夜夜,给父亲的电话始终没有拨出去。张靖想:见面,以后还有机会。
6月2日凌晨,荆州市公安局信通科科长李仁义守在医院产房,他答应女儿要守着外孙出生。恰在此时,接到救援紧急任务,李仁义二话不说,简短地叮嘱了爱人,立刻赶往事发地。
一开始,公安、消防、海事各方力量刚刚到达救援现场,通信信号一片混乱。李仁义迅速联系厂商,在最短时间内将手持电台调配到位。老李和同事们打着赤脚、冒着大雨、踩着泥泞,一个单位一个单位送电台,并逐一调试,直到所有电台都传出声音,指挥部的指令下达到每个人,现场的图像一路从荆州到武汉再到北京。
2日,外孙顺利出世,老李得意地向同事展示女儿发来的微信图片,孩子的可爱模样,扫除了他所有的疲惫和辛苦。
无声悼念,给逝者最后的尊重
无论是前线攻坚的公安消防官兵,还是善后处理的特警、法医,对不幸遇难者,每个人都有燃眉般的急切、亲人般的尊重、切肤般的哀痛。
湖北消防战士赵小明是搜救攻坚组成员。6月6日,当他在船舱第4层发现手里还捏着一袋饼干的3岁小女孩时,六尺男儿禁不住泪如雨下。小女孩被叔叔们的数双大手轻轻捧起,小心翼翼地被送出船舱。
5日清晨,接到省公安厅命令,荆门市公安局派出30人的特警前住监利支援。陈栋当时并不在名单之内。但他主动提出申请并被批准。他的岳父一个月前刚刚因车祸离世,妻子刚做肿瘤手术还在住院,但他说:“能为失去亲人的家属做点事,也算我用另一种方式哀敬天堂里的亲人。”
在保证检验质量的前提下,快速高效的处置遇难者遗体,本身就是对遇难者和家属最大的尊重。勘查遗体,提取DNA检材以待比对……荆门法医陈勇锋每次都默默地告诉同胞:“请让我接您回家。”他在工作手记中写道:“我既希望遗体不来,这样还有生还的可能。又或许,遗体早点来家属更好接受,更早回家。”
愿逝者安息。检验中,对每一次遗体的抬起和翻动,法医们轻轻用双手进行,无比专注,小心翼翼;对遗物也是反复核对,生怕遗漏。在为每具遗体编好辨认号码后,主检法医都会庄重地敬上一个礼。
愿生者坚强。4日凌晨,因救援需要,荆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民警郭锴奉命劝返部分家属。三个多小时的劝慰与安抚中,郭锴被推拉了好几次。“面对他们,我没法使力”,他说。听说有些家属水米未进,郭锴和同事们立即把车上的所有饮用水和干粮都分发给他们。
“请你们吃点东西,我们的心情和你们一样沉痛,请大家保重身体。”100多名家属,他就将这句话重复了100多遍。“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郭锴这样想着,也这样做着。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