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美好生活奋斗不止
图为余泽满挑着鱼草去喂鱼
在大冶市还地桥镇土库村,提起余泽满,村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虽右腿残疾,但他从未放弃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补鞋、养鸭、跑车、养鱼,多年来,他身残志坚,自强不息,凭借勤劳的双手撑起一个家,他的故事,在当地传为美谈。
9月18日上午,在大冶市还地桥镇残联理事长胡爱军的带领下,笔者来到土库村青岗林湾余泽满家里时,他正在地里割鱼草,残缺的右腿下,垫着一张蛇皮袋,割完一茬,艰难地挪动一下。虽然行动不便,但余泽满手上的动作麻利无比。
初秋的天气还稍显热辣,不一会儿,余泽满便是浑身大汗。
苦难后他誓言靠自己活出人样
勤劳、热情、讲话中气十足,不同于一些残疾人,余泽满给笔者的第一印象就是自信满满。
今年50岁的余泽满出生在土库村一贫困家庭。在他4岁时,父亲便因病去世,母亲一手拉扯他们兄弟姐妹四个人。由于贫困,余泽满没有上过一天学。更加不幸的是,在他的父亲去世后没过几年,身体一直不太好的母亲也因病离开了他们兄弟姐妹,未成年而双亲已不在,生活的磨难过早地降临在余泽满身上。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余泽满的记忆里,从小只有做不完的家务,忙不完的农事。
屋漏偏逢连夜雨,1984年,余泽满在大冶市原曙光乡下蒋硫矿打工。一次,他拉着满满一板车土经过一辆12匹柴油机时,由于土太重,他瘦下的身板拉不动,整个人跟着车头翘起,而右腿却不小心被柴油机的皮带卷了进去。
“当时只觉得一股巨大的疼痛感袭来,我忍不住地大叫起来。看到这种情况,工友们急忙将我拽了出来并送到了下陆五医院。”由于治疗无效,医院不得不对他右腿大腿以下部位进行了截除。回忆起当时受伤的情形,余泽满稍显激动地告诉笔者。
一场事故,余泽满成了一名残疾人,而那一年,他才16岁。受伤以后,矿上赔了他一些钱,余泽满不愿意拖累家里人,便自己跑到隔壁马石村一个福利院住了半年。那段时间,对于他来说是无比灰暗的日子,没有了右腿,他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干些什么,一度丧失了生活的勇气。回村后,村民们也是议论纷纷。有一次,他跟同湾村民聊天的时候,别人就笑着说他已经废了,再也做不了事。虽是一句玩笑话,但是这让余泽满心里很不舒服,生活的苦难早已磨砺出他坚强自立的性格,“我腿断了,但是手没断,我一定要争口气,做些什么,活出个人样来。”余泽满这样告诉笔者他当时的想法。
每次启程他都走得艰辛而坦荡
不识字,没一技之长,原先余泽满还可以卖一卖力气,可是残疾之后他连力气都卖不了。“自己到底能做什么?”一连好多天,余泽满都在苦苦思索。陡然间,他突然想起了一个朋友,补鞋匠肖海华。原来余泽满在马石村福利院住院期间,经常没事无聊一个人到马石立街走动,期间就认识了在街上做补鞋营生的肖海华。由于性格相投,两人很快就成了好朋友,余泽满经常就是边看肖海华补鞋边和他聊天。
“补鞋需要的是手上的功夫,而且我经常看肖师傅补鞋,也从他那里学了一点,这个事情正适合我。”想到便做,余泽满旋即购买了一台二手老式手摇补鞋机,在邻湾路边车站处干起了补鞋生意。
由于有些基础,余泽满上手很快,加上他为人厚道,艺高价低,生意很快便有了起色。一个工具箱、一台老式手摇补鞋机、一把靠背椅外加几个小板凳,无论是酷暑还是寒冬,余泽满守着自己的补鞋摊位,笑着迎来送往顾客。靠着补鞋生意,余泽满不仅养活了自己,还存下了一些钱。
90年代初,农村外出务工的人迅速增多,补鞋的人慢慢变少,余泽满的补鞋生意逐渐萧条,而且此时他已经成家,负担更重,他意识到,要另外找个事做了。余泽满果断关了自己的补鞋小摊,购买了80只鸭苗,在湾子里养起了鸭子。由于行动不便,余泽满比其他的农户更加吃力,也是因为如此,他更加细心地照顾这些鸭苗,从一开始的80只鸭苗到后来的200多只鸭子,他用了2年时间,收入也比原先高了一些。
虽然养鸭前景不错,但是困难也不少。余泽满告诉记者,由于腿脚不便,鸭子总喜欢到其他村民的地里吃庄稼,他实在赶不过来,为此和湾子里的村民产生过不少矛盾,索性,余泽满把鸭子都卖了,想再转行干点其他的。
那个年代,农村交通还不十分便利,余泽满想起自己在车站附近补鞋时,经常看到外出务工的人回来,大包小包的坐不到车,非常不便,于是,他购买了一辆三轮麻木车,做起来跑客生意。从本村对接公路口,载客到村子里,再从村里带人到公路上的车站,大概六里路,余泽满不按人头收费,跑一趟车只收两块钱,价钱公道,加上需求大,竞争少,生意非常不错。与此同时,土库村也依托自身水资源丰富的特点,大力推行水产养殖,几乎家家户户有鱼池,看到这种形势,余泽满也想加入水产养殖大军。在村委会的帮助下,余泽满承包了村里的5亩荒地,请人挖出鱼池,购买了100斤的鱼苗,一边继续跑客,一边开始养鱼,余泽满的日子过得无比充实。如今,余泽满没有再继续跑客,而是专心养鱼,每年都有比较稳定的收入。
他的励志指引他获得美好未来
采访中,不少村民提起余泽满,都是佩服万分。“这么多年,大家看着他拖着残缺的身体,一手一脚把这个家做起来,太不容易。”“他干活麻利的很,而且啥都会做,就是手脚健全的人都不一定有他的本事。”类似这样的话语,笔者听到很多。
驻土库村的大冶市委老干局扶贫干部向恢俊是隔壁村人,未到村里扶贫之前,一次余泽满骑自行车在他身边经过,当时那一幕让他记忆深刻。“当时我心想这人是哪个村的,这么厉害,一条腿还能骑着自行车到处跑,着实让我佩服。”到村里扶贫后,了解到余泽满的事迹,向恢俊更被他这种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感动。看到原先余泽满住的土坯房已经残破不已,2015年,借助“三改”政策,向恢俊主动帮助余泽满申请,成为当年全市第一批房改对象,同时还给余泽满送上鱼饲料,帮助他生产。“扶贫扶志,余泽满这样有志气的残疾贫困户,正是我们要大力帮扶的对象。”向恢俊这样告诉笔者。而镇残联理事长胡爱军也告诉笔者:“余泽满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故事现在传遍了四里八乡,我们对他进行了各方面的扶持,希望能早日助他脱贫。”
“这些年党的政策越来越好,08年村里帮助我一家三口申请了低保,15年工作组帮助我建了新房,今年镇残联还帮我儿子申请了助学金,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过年过节,镇里的、村里的干部总要来我家慰问,有什么困难向他们反映,第一时间就会帮我解决。”余泽满感激地告诉笔者。如今,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余泽满的日子慢慢好了起来,尤其是他的儿子在大冶实验高中读书,成绩十分优异,这让余泽满更加动力十足。
提起儿子,余泽满满心骄傲但是也不乏愧疚。一次,班主任陈老师打电话告诉余泽满,儿子经常在学校里正餐吃泡面,这让他心里很难受。“我知道儿子是为了省钱,我告诉他,长身体的时候该吃正餐要吃,钱的问题不要担心,只要你认真读书,爸爸就算砸锅卖铁也要把你培养出来。”余泽满当时这样告诉儿子。
谈及未来,余泽满充满了期待,希望儿子能够接受最好的教育,考上大学后继续读研、读博,为此他愿意更加拼命的做事。
笔者手记:
双亲早逝,家中贫困,一生未进校门,只字不识,16岁又不幸残疾,余泽满的一生可谓命途多舛,然而他没有被苦难扼住命运的咽喉,不等不靠、不停奋斗只为向往美好生活。自助者天助,机会是自己创造的,希望是靠内心对生命的渴望燃起的。有的人,面对人生的打击一蹶不振,自暴自弃甚至开始怀疑人生;而有的人,却在重击之下,越活越精彩。余泽满身残志坚,以坚强的意志和勤劳的精神,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也撑起了一个家。他的故事,启迪着我们坚强、乐观地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