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扶贫模式已成为世界减贫的宝贵财富特约
编者按:“十三五”时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经济体量第二大国,近年来中国在国际上已具有非常重要的角色地位,未来五年,中国将从更多方面发力,进一步提升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推动世界经济强劲、持久、平衡、包容增长,为世界做出更大贡献。中国网观点中国策划“十三五开局看中国与世界”专家述评,多角度阐释未来五年中国对世界将有的影响和贡献,深入描绘中国与世界的未来图景。
“十三五开局看中国与世界”专家述评之六
董天美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我国先后实施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等政策,扶贫开发工作不断深入。 按照中国现行扶贫标准衡量,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比例,从1990年的73.5%,下降到2014年的 7.2%。联合国2015年《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显示,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比例,从1990年的60%以上,2002年下降到30%以下,率先实现比例减半,2014年下降到4.2%。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累计已有7亿多人摆脱了贫困。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要求的发展中国家,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
回首三十多年的扶贫历程,中国在实践中已经总结探索出许多成功模式,如整村推进扶贫模式(2000—2004) 、雨露计划扶贫模式(2004) 、产业化扶贫模式(将产业化扶贫与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科技扶贫相结合,带动贫困农户增收) 、连片开发扶贫模式(开展“县为单位、资源整合、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 、移民搬迁扶贫模式(对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620 万特困人口实行了搬迁扶贫) 以及特困地区综合治理扶贫模式(抓住主要矛盾,整合各方资源,集中力量攻坚) 。这些成功模式不仅对中国的扶贫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为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的目标贡献出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用事实赢得了国际组织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广泛赞誉。
2007年9月南非副总统姆兰博·努卡访华时说:“中国的扶贫经验非常重要, 值得南非进行深入的学习和借鉴。”11月, 委内瑞拉外长马杜罗访华时表示:“中国在扶贫方面取得的经验对委内瑞拉非常重要, 中国的扶贫工作既从宏观上制定政策、协调整合力量, 又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扶贫措施, 在村一级实施规划, 这些创新值得委内瑞拉学习和借鉴。”2012年中国—经合组织发展援助委员会研究小组发布《经济转型与减贫:中国的经验和对非洲发展的启示》报告指出:“中国经验再度表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当以经济增长为导向的强大领导层出现,聚焦于发展的业绩而不是根深蒂固的政策和利益时,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能够在贫困国家发生。在这一背景下,在一代人之内实现经济转型的国家目标,能激励和动员全国人民一致行动。”
事实证明,中国的扶贫模式已经成为世界减贫事业的宝贵财富,这一模式对世界的贡献从减贫经验的角度分析可概括为以下七点:
经验之一:政府主导是实现减贫的根本保证。中国将减贫作为国家现代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使经济发展的成果为所有社会成员所分享。从中国完整的扶贫组织系统的职能分工可以看出,中国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农村和城市扶贫中起主导性作用,表现为“主导扶贫策略和政策制定、主导扶贫资源的组织和动员、主导扶贫资金的分配和扶贫项目的实施”。为此,政府多次就减贫向社会做出承诺,制定减贫计划,集中力量付诸行动。
经验之二:体制机制创新是实现减贫的的重要前提。在扶贫攻坚时期,要确保贫困农民持续增收、最终实现脱贫致富的目的,就必须从扶贫开发的体制机制创新这个根本性问题入手,创新扶贫标准模式,建立扶贫投入增长机制,推进扶贫法制建设。同时,要建立贫困影响评价制度和补偿机制,从制度上解决因重大政策出台、重大项目建设导致的贫困问题,不断增强扶贫攻坚活力,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强化组织领导,提供扶贫攻坚制度保障。
经验之三:以人为本是实现减贫的核心理念。减贫最根本的是要以贫困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贫困者为目标尺度。始终要做到站稳群众立场、树立群众观点、把握群众方法、集中群众智慧、体现群众意愿。只有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理念,才能使扶贫的目标更加明确,扶贫的方式更加科学,扶贫的效果更加巩固。
经验之四:社会力量是实现减贫的坚实基础。作为不同于政府和市场的“第三种力量”,社会组织一直是反贫困实践中的一直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力量。如国际红十字会、行动援助、救助儿童会、无国界医生组织以及中国颇具代表性的社会组织(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 都用它们实际行动证明了社会组织在反贫困实践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们凭借其灵活性、动态性、亲民性以及强大的资源动员力量和高效的使用效率一直在反贫困的实践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世界银行认为:“NGO 可以通过扩大贫困者的经济机会、促进赋权和加强安全保障三个方而来形成持续性的减贫动力”。
经验之五:改变观念是实现减贫的战略要素。扶贫开发工作要取得实效,关键在于解决人的观念和素质问题。贫困地区的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只要通过培训,实现转移,就可能将人口压力转化成人力资源,将劣势变为优势。加强对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促进其实现就业,具有“一次培训、终身受益,一人务工、带动一片”的作用。
经验之六:市场机制是实现减贫的重要杠杆。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在某种程度上丰富了过去过度依赖政府的单一化的减贫路径,使减贫的手段更加多元化,主要解决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解决了扶贫主体的利益问题,作为社会扶贫主体的企业和个人在扶贫过程中如能得到相应的经济利益,就可以带来扶贫的可持续性,反之,则会导致短期行为和随机性。二是解决了扶贫客体的依赖性,对那些有劳动能力而一味等靠要,以政府救济为生的贫困户进行生动的市场观念培训,通过市场经济意识的灌输,达到扶志扶本的目的,提高扶贫受体脱贫的主动性,调动其自食其力的积极性。三是从扶贫理念来说,解决了扶贫主体和客体在扶贫开发中的社会地位平等问题,双方在这一社会活动中按照市场的价值规律进行等价交换,实现了经济利益的双赢。运用市场机制扶贫,是“授人以渔”的科学扶贫模式。
经验之七:农户参与是实现减贫的内在动力。参与式扶贫模式是将国际上流行的贫困社区综合发展方法运用于中国实践的一种扶贫模式,表明中国的扶贫模式从政府主导扶贫资源的传递和控制的单向式扶贫模式过渡到了以尊重扶贫客体意愿,强调扶贫客体主动参与到扶贫活动中的一种互动型扶贫模式,农户参与有利于激发贫困农民自主脱贫的意识。其中,还要注重建立长期稳定的民意反映途径, 倾听贫困群众的呼声,让农民在反贫困过程中扮演诉求者、参与者、执行者和监督者的多重角色。扶贫方案的制订、项目的选择、措施的落实等, 都要动员贫困群众积极参与, 充分听取贫困群众意见, 使他们真正拥有知情权、参与权、实施权和管理权。通过参与式扶贫, 把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与各级政府的帮扶措施紧密结合起来, 把被帮扶对象的主观努力与全社会的积极支持紧密结合起来, 形成扶贫开发的巨大合力。
中国的减贫经验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绝不仅仅在于其自身贫困问题的解决,也不止于中国参与各种多双边减贫议程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物资、人才等扶贫援助,更重要的是从内容、手段到制度、理念等方面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范本,从而对贫困问题的全球治理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