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不忘初心,竭诚服务亿万职工群众
春日京城,暖意盎然,2017年全国两会即将拉开帷幕。
中国深化改革的历史列车,正在驶入新的加油站。
在刚刚过去的“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中国工会面临着一系列的机遇与挑战——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工会组织如何团结动员亿万职工建功立业?如何帮助去产能行业职工解决转岗就业和生活上遇到的新问题?
深化工会系统改革创新的重任面前,工会组织如何发挥首创精神,把“职工之家”和“娘家人”的称号做得更加名副其实?如何在大力推进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进程中展示作为?
……
“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回望改革创新的一年,中国工会引领亿万职工群众奋力前行,彰显责任与担当,焕发出新的活力。
改革激发工会组织活力
农民工巨晓林当选全总兼职副主席!
2016年1月,这条消息骤然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就连巨晓林自己也说,“有点突然。”
就当不少人还在担心农民工能否胜任这样重要职位的时候,巨晓林已经以新的身份走在了调研的路上。
“兼职副主席平易近人,没有距离感”“我们都是农民工出身,有很多相似经历”……几乎每到一处调研,身份、经历的天然相近,都让巨晓林受到职工群众的欢迎。
这是中国工会增强自身的广泛性和代表性的生动缩影。来自职工群众的积极评价,为工会这项改革举措投下了赞成票。
迄今为止,已经有7个全国产业工会和14个省级总工会相继选举了32名农民工、劳模兼职副主席。巨晓林、黄久生、窦铁成、贾向东……这些生产一线的“泥腿子”“蓝领子”兼职副主席,进一步拉近了工会与职工群众的距离。
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也需要锲而不舍的毅力,更需要雷厉风行的作风。
北京,长安街边的工会大楼,改革润物无声,步履无比坚定——
全总机关将6个主要职能部门整合为3个,新成立了网络工作部和社会联络部,对149名干部进行了工作岗位调整,工作交接和干部对接有条不紊;
全总机关和事业单位精简编制25%,将精简的行政编制充实到任务繁重、力量薄弱的县级工会,以此带动省级、市级地方工会实行编制“减上补下”;
……
行动起来的不只是全总机关,各地工会组织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改革举措。
上海市总工会机构精简30.8%;重庆市总工会机构精简31.6%;河北省总工会机构精简20.8%。
一批年纪轻、干劲足、思维活跃、业务熟悉的工会干部躬身基层,为基层工会工作注入新鲜活力。
“我感受到了工会这个职业的情怀,我们的身体和灵魂一直在路上。”即将任职基层前,上海市总工会机关干部汪娇钰这样形容自己的心情。和汪娇钰一起奔赴基层的,还有12位立志成为工会改革思想者、实践者和奉献者的年轻人。消息发出,1万多名上海职工为这些工会干部点赞留言——“工友们热烈欢迎你们”“社区工会的明天阳光灿烂”……
处在劳动关系复杂多变的前沿地带,深圳工会以问题为导向的改革试验也在悄然进行。
走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校门,杨宇辰一头扎进深圳的“工会改革试验区”。包括杨宇辰在内的10多位全国招聘而来的职业化、专业化工会干部,一沉到底,扎根社区企业,通过发放传单、组织活动,将工人们一位一位地动员组织起来,积极推送各项服务,创新载体手段,从源头治理劳动纠纷,成为深圳工会推动改革的新动能。
2016年是工会改革创新攻坚之年。所谓攻坚,凸显一个“难”字。政治性是工会组织的灵魂,也是搞好工会改革的根本保证。
过去一年,全国总工会围绕强化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有效推进工会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比如充分发挥全总党组领导核心,健全全总党组向党中央请示、报告重要工作等制度;把加强党建工作作为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举措,健全机关各级党组织,强化党建基础工作,落实“三会一课”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加强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以落实中央专项巡视整改方案为契机,深入推进工会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全面清理规范全总会议活动、评比表彰、期刊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自觉运用改革精神谋划推进工会工作,创新组织体制、运行机制、活动方式、工作方法,推动工会工作再上新台阶。
今天,全总机关改革试点完成了既定任务,向党和职工群众交上了一份自己的答卷,也牵引带动起工会系统的改革浪潮。
创新引领擦亮工会招牌
2016年全国两会上,工匠精神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让整个社会推崇精益求精的热潮再掀新高。就连北京改造重张的南锣鼓巷,都有店铺取名“匠铸”。
工匠精神在全社会迅速火爆,大国工匠的故事更被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人叹服于“劳动之手”缔造的制造传奇。而这背后,正是各级工会对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想方设法锲而不舍地推广与弘扬。层层展开的工匠评选与宣传活动,在讲述大飞机、高铁、航天的中国故事同时,也让一大批爱岗敬业、追求职业技能完美和极致的劳动者,成为社会公众追捧的“红人”。
毫无疑问,经历马桶盖、圆珠笔芯这样的中国制造尴尬,人们对工匠精神的呼唤,恰恰显示出中国工会始终倡导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重要作用。各级工会组织倾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宣传手段,找准时代脉搏,引导亿万职工群众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提高岗位工作质量和效能。
《大国工匠》专题纪录片推出第二季,超过3000万人次参与了新媒体直播互动,网友评论100多万条。全国总工会联合各部门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中国梦·大国工匠篇”“身边的大国工匠”等活动,精心打造“大国工匠”品牌。
用创新引领工会工作,在不断创新中擦亮工会招牌,已经成为各级工会的共识。
为了做到职工有需求,工会有回应,各地工会创新性地引入社会专业服务,有针对性地拓展服务内容;
为了帮困更有成效,各地工会拓展思路,引入社会力量加入到帮困活动中,使得工会的帮扶工作从单一“输血”向综合“造血”跨越。
在不断进行自身工作创新的同时,中国工会正在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广大职工群众中的创新因子,积极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功“十三五”,当好主力军。
劳模马黎明是山西焦煤集团的一名安全仪检测工,在各类技能大赛中斩获诸多殊荣。今年2月,马黎明创新工作室正式挂牌。在山西,像这样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有970个。放眼全国,各个行业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更是遍地开花,当劳模这棵常青树“嫁接”上“创新”的基因,引爆着蕴藏在亿万职工中的创造活力,推动企业科技进步和转型升级。
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是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的人才支撑和有力保障。各级工会正在动员一切力量,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职工技能培训,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首席技师”、“首席员工”示范作用,设立职工创新补助资金,搭建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展示平台。
历史由人民书写,劳动铸就荣光。今天,神州大地日新月异,从港珠澳大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到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每一串闪耀智慧光芒的发展足迹中,都影印着工会组织动员广大职工创新创造创优的故事。
让职工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2017年春节前夕,深圳市总工会,技工刘云和1000多名工友高兴地领取了春节景区门票。这些门票完全免费,只要是工会会员,都可以通过深圳工会官方微信号申请。
上海市总工会推出的手机APP“申工社”,更是把从申请加入工会到免费活动报名的各种程序,送到职工手掌上,上线第一周,就有2万余名工会会员下载使用。
“互联网+工会”所激活的改革创新思维,正在催生着一系列工会服务职工群众的新手段、新渠道和新载体,成为工会改革致力于让职工群众感受到更多获得感的生动缩影。
各级工会组织更以职工需求为导向,以“四个一”(一片心、一叠卡、一张网、一个家)为抓手,着力加强服务职工工作,实现服务职工更有力、更便捷。
群众性是工会组织的天然属性,也是工会改革的力量源泉。启动改革伊始,全总就明确提出,工会改革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要让职工群众当主角;检验改革成效的那把尺子,就是职工群众是否从改革中有更多的获得感。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拉开帷幕之际,去产能行业职工的安置问题,牵动着各级工会组织的心。
在安徽,芜湖新兴铸管公司旧厂关停过程中,芜湖市总工会在广泛听取企业和职工代表意见建议基础上,多次搭建沟通平台,最后成功说服企业提高分流补偿标准,使职工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在贵州,中铝贵州企业生产经营遭遇巨大困难。在人员优化配置完成后,工会实现了对每一位竞聘失败职工的必谈必访,鼓励大家多学技术,争取尽快上岗。正是在工会的帮助下,落聘职工金鹏竞聘成功,成为企业护卫大队的新成员。
在去产能职工利益维护工作中,基层工会敢于发声、善于发声,注重从细处着手,做实对分流职工的疏导工作。与此同时,全国总工会联合七部门制定出台意见,指导基层工会就关停破产企业中转岗下岗职工权益维护问题开展集体协商。
一组又一组关于2016年工会工作的统计数字,彰显着各级工会组织积极履行职工利益代表者维护者职责的作为——
全总直接指导地方工会办结职工法律援助案件1599件,挽回经济损失1.1亿元;
大力推进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242.2万份,覆盖职工2.9亿人;
开展以农民工为服务主体的全国工会就业创业援助月活动,为65万人提供就业技能培训,帮助206万人成功就业;
深入开展金秋助学活动,筹集助学资金11.1亿元,58.7万名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子女受益;
加大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力度,截至2016年12月,全国现有工会建档的困难职工家庭较上年同期减少200多万户;
……
今年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为工会2017年的工作划定了重点——大力推进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制造强国战略提供人才保证。
今天,工会改革正在向纵深推进,改革成果正在向基层延伸,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正在不断增强。所有这些,让广大职工切实分享到工会改革带来的成果,更让工会组织切实保持和增强了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更好地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中国工会正在把亿万职工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汇聚成强大动力,共同谱写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