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愿当“贫困户”的贫困户

10.08.2018  17:03

正值秭归县全面进入扶贫“摘帽”的冲刺阶段,笔者有幸从外地考入家乡的县农业局二级单位工作。在我刚上班的第二天,单位的吴主任就带我来到水田坝乡野桑坪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当我沿着一片橘林小道来到一栋小洋楼前,只见一个面带笑容拖着残疾病腿身躯的人倚门而立。“这就是你的扶贫联系户孙伟君同志”。单位的吴主任便马上向我介绍道。

身残志坚不落伍

今年刚满50岁的孙伟君,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苍老许多,两鬓露出的丝丝白发分明记录着岁月的痕迹。

“孙伟君是我们村里出了名的柑橘技术土“专家”,虽然是个残疾人,但他不比正常人差”。村党支部李书记刚见面就一个劲儿地夸孙伟君如何是好。

孙伟君非常好学,每次遇到柑橘技术方面的问题后,他总是向村柑橘技术员刨根问底,直至弄懂才肯罢休”。当李书记介绍孙伟君与柑橘技术的情结时更是滔滔不绝。

原来,孙伟君在很小的时候因一场大病落下了右腿残疾的毛病,走路很是吃力,一瘸一拐的,常年跟母亲、哥哥和侄子生活在一起。然而,残疾并没有击垮孙伟君的意志,勤俭持家,勤奋好学,既是周围老百姓对他的赞誉,也是孙伟君的实际表现。一直以来,孙伟君和母亲、哥哥、侄子相依为命,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撑起这个家,并且逐步走上富裕之路。

孙伟君的柑橘管理技术在村里是数一数二的,村里每次组织柑橘技术培训时,他总是挤在老师的跟前,问这问那,忙的不亦乐乎,显得特别来劲儿。我们在孙伟君收拾整洁的屋子里,看见到处都是摆放的柑桔技术书籍,乡农技服务中心的向主任说,孙伟君平时就喜欢看一些科普书籍,他是我在全乡柑橘产区见到的最优秀的技术员。

如今,孙伟君家种的4亩多脐橙,在他的细心管理下,都成了丰产果园,每年可收入5万多元。同时,孙伟君还乐于热心帮助别人,免费为周围柑农手把手地传授柑橘管理技术。

一次,村里的老王急匆匆地找到孙伟君说,他家果园有3棵树叶子发黄了,不知该如何是好?孙伟君二话没说,不顾正午烈日,拖着病腿急忙赶到老王果园,刨土,细瞧,再打电话咨询,最后,确定是因为营养素不足才导致树叶发黄的,然后,孙伟君又紧急回家结合查阅技术资料才开出“药方”。

甘于奉献好兄弟

孙伟君的家可谓是多灾多难。9年前,嫂子因患尿毒症不幸离世,留下了一个正在上小学的侄子。那时候,家里是吃了上顿无下顿,困难是可想而知的。孙伟君是家里的“顶梁柱”,而且,照顾常年生病父亲的重担也落在孙伟君一个人身上。

不仅如此,哥哥跟侄子的生活孙伟君也没少管,他总是把自己享受国家残疾人政策的补贴一次次补贴给哥哥供养侄子上学开支。

2016年,孙伟君在基本偿还完父亲治病留下欠债的同时,还跟哥哥一起合力修建了一栋三层楼房,总投资花去15万元,其中有近三分之二的投资都是孙伟君想办法拿出来的。

为了减少支出,建房时所有的水电和木工基本都是孙伟君两兄弟自己动手完成的”。坐在一旁的老母亲终于忍不住夸起孙伟君来。“儿子孝顺啊,每天天刚亮就起床洗衣做饭,稍微不舒服就忙着找医生,别人都说生儿子没有女儿享福,可我是儿子最体贴啊”。

我们兄弟俩一起挣钱,一起建房,一起照顾我们的妈,一起抚养孩子,和和气气,这样的生活虽苦但幸福。”孙伟君脸上荡漾着灿烂的笑容。

这时,哥哥孙伟成默默地走过来紧紧抓住弟弟的肩膀,眼角流出了激动的泪花。

细微看真情,事久见人心。对于一个身带残疾而又承担着家庭重担的弟弟而言,所有一切,怎么不叫哥哥为之动容呢。

不靠国家靠自己

时下,在精准扶贫的年代,一些农村出现了一个怪现象,就是有少数人为争当低保户和贫困户而不择手段,甚至“头破血流”。

孙伟君年幼就是残疾人,加之家庭环境特殊,按政策条件是当地低保和贫困户的最佳人选。“别评我为贫困户吧,把指标让给最需要救济的家庭,因为,我的年龄不大,还有一双能劳动的手”。2015年8月,在社区评选贫困户的会上,孙伟君语出惊人,着实让大伙儿没有想到。

不仅如此,第二天,孙伟君还匆匆找到李书记再三恳求要放弃评选贫困户的名额。“孙伟君的各方面条件大家都知道,可我们村里不能因为他的善良而剥夺其应该享有的政策福利。”李书记对我说,最后村两委会经过反复权衡并没有接受孙伟君的“辞呈”。

孙伟君时常对大伙儿说,现在国家政策好,但我们不能全依靠国家,要靠自己的双手来脱贫致富,那种两眼向上的人,是最可耻的。

临别时,孙伟君带领我们来到他家橘园走走看看。只见绿油油的脐橙果子挂满枝头,长势喜人,一看就知道是精心培管而来的。

今年我家脐橙如果后期不干旱,预计可实现年初6万元的目标”。孙伟君自信满满地说道。

当我离开孙伟君家时,我蓦然感觉孙伟君的形象越发高大起来。身残志坚不落伍,甘于奉献好兄弟,不靠国家靠自己,事迹虽然平凡细小,但是多么淳朴,多么善良啊!我打心底说,孙伟君是好样的,将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