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举行庆祝第26次全国助残日活动
“关爱残疾人,我们在行动”。5月14日,在第26次全国助残日前夕,襄阳市残联、市第一人民医院联合开展了主题为“关爱孤残儿童,让爱洒满人间”的庆祝第26次全国助残日暨0-6岁脑瘫残疾儿童家庭康复辅具赠送活动。
活动中穿插精彩的文艺演出、魔术表演、康复知识有奖问答等,为社会传递着浓浓的正能量。市、区两级残联领导和工作人员、市第一人民医院领导、康复医护专家、康复护理人员、脑瘫儿童家长代表、助残服务志愿者代表、市级各大新闻媒体等200多人参加活动。市残联理事长周力勤、市残联党组成员郭长江、市残联副调研员董莹、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刘国华等领导为脑瘫患儿赠送了40余台轮椅和19个助行器,每名脑瘫患儿还提前收到一份六一儿童节大礼包。
周力勤在讲话中指出,襄阳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把改善残疾人民生作为重要的民心工程来抓。坚持把残疾人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来谋划,把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来部署,与全社会一道加快推进残疾人同步小康进程,切实做好残疾人民生托底补短工作,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特惠、优待、优先的残疾人政策,解决了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脱贫、维权等诸多实际困难,让广大残疾人分享更多福祉。特别是自2010年起,市政府把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作纳入民生工程项目,建立健全 0-6岁贫困残疾儿童残疾早期筛查、治疗和康复工作机制,加大经费投入力度,2140名0-6岁贫困残疾儿童得到抢救性康复救助,为他们改善残疾状况、重建生活自理、融入社会生活搭建平台、提供帮助。周力勤强调,残疾人是我们血脉相连的手足同胞,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们应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国家的关怀和社会的温暖。希望全市残疾人工作者一如既往地凝心聚力、团结实干,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为构建残疾人幸福生活做出新的贡献。
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是市残联开展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定点康复机构,该项目开展以来,已经接诊了近千名脑瘫患儿。在他们经过系统的康复治疗后,不少患儿的恢复水平接近正常化,为回归社会做好准备。据该医院康复科负责人丁旭东介绍,“我们每年收治需进行康复的患儿在300人左右,每天在西院区进行康复的人数达150人左右,每个患儿的治疗周期最少达半年,很多行动不便的患儿家长都是抱着孩子前来治疗,非常辛苦,有了这些特制的儿童轮椅,孩子的家长们也将轻松很多”。 该医院副院长刘国华在活动中讲到:“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关爱儿童,并充分利用我院资源,切实让每位受助残疾儿童得到医院最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