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要多些“授渔”态度
习近平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就加大力度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提出“4个切实”的具体要求。其中,要求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不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
对于扶贫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已是不止一次提出了“精准”二字,其目的直指真效、实效。随着贵州这次座谈会的召开,一系列严峻的形势与挑战再一次被摆在桌面上来谈,近日新华网就报道了一则《探访中国最穷困人口生活》,其穷困窘状着实令不少人震惊,老人、青壮年、儿童,无一不受贫困欺凌,公众感受其悲怆生活的同时,也无一不在警醒于扶贫工作的紧迫性。
正如一些老乡所言,“国家不愿让咱穷”,这句满是底气的话直叫人“笑着流泪”。虽然我国贫困形势严峻,一些地区对于脱贫的渴求确实干痒难耐,但不可否认的是,以往的扶贫工作确确实实做了,可做的效果往往却事与愿违、偏离靶心。许多地方单一直接的工作方式甚至将扶贫与送钱划上了等号,一些贫困地区把“穷”当成“资本”,扶贫扶贫,越扶越贫,从每一个贫困人口到村到乡到县,巴不得扶贫资金多一点、“贫困帽子”戴久一点。领导送钱到户,村干部陪同照相,受助者“感激党和政府”并“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某些单一形式的扶贫工作成了“看上去很美”。基层扶贫资金成了不少人的变相“生活保障金”,甚至有人甘于弱势,不愿改变;一些生活条件相对宽裕者,想法设法“插一脚”,找关系、装样子,混个“贫困”的名头,几十不嫌少,几百不嫌多,各类照顾雨点般砸下,成效难觅,反而养了一帮“懒汉”,坐吃党和政府送来的“鱼”。
促人脱贫,一味送“鱼”岂是长久之计?笔者下乡就曾听闻村内某户一贫如洗,年年盼发救困金,稍有闲钱便酒肉一番,可扶贫资金年年都有他的份,逢年过节少不了油米送到家,当地政府恨其慵懒却不能“见穷不救”,无形中折射出了一种扶贫工作的现实:目的没错,方法则有待商榷。其实,落实扶贫工作的难处许多领导干部是看在眼里的,也清楚一味单一的做法后患无穷,不少地方扶贫力度加大的同时,环境越来越差、人民群众物质需求越来越高、产业发展举步维艰,先天条件优越的“好模子”成了人人惧于接手的“烂摊子”。“精准扶贫”的一大重心,就是在改变贫困现状的“方法”二字上下功夫,即教会贫困人口脱贫。
穷惯了,走不动,那就推着他们跑!不迈开步子脱贫,送去的钱和物资就成了维生享乐的“馅饼”,只有每一分钱用到了点上,成了真正的“可再生资源”,扶贫工作才能转压力为动力,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四个一批”中,“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被摆在优先位置,要精、要准,做好这一批就是一大关键。
扶贫如去病,抵抗力好了才是长久之计,精准扶贫要优先培育的正是对抗贫困的“抵抗力”。一方面,生产的发展要真正提起速度来,凡居必有所适,不能老拿“条件恶劣”当挡箭牌,种植养殖如何有机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如何步步提升?劳动力如何调动积极性?这些都是需要充分考虑、渐渐解决的问题,贫困者缺的往往就是“想法”和“做法”,扶贫之所“扶”,就是扶出脱贫的想法,扶正致富的做法,忍一忍“饿”,潜心而“渔”,从无到有,一步步好起来;再者,扶贫工作不能仅仅只有致富的方法,更要找准脱贫的重心,将“钩”抛出方向。有的地方畜牧业条件优越,有的地方适合搞旅游经济,有的地方唯独缺乏交通设施,有的地方甚至根本不适合人口居住,遇到各类特殊情况,就必须区别以待,扶持、安置、兜底、发展,一样样用好,收获才能看得到。
扶贫须精准,授“渔”的态度一定要摆正,以此为引,跟从“十三五”扶贫开发工作大局,贫困人口到2020年脱贫的目标定能如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