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策略”圆秭归梦 王功高带领秭归奔小康

04.07.2014  10:47
荆楚网讯(记者葛宇 实习生尹诚 通讯员廖潘腾子)王功高,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扶贫办主任,为了让秭归县脱贫致富,他率领县扶贫办推出差别扶贫 1119”秭归扶贫等“秭归”策略,实打实地服务贫困群众,得到了基层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去年秭归县扶贫办被评为湖北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

   真感情:心系群众,助马家山落实资金50万元

  去年冬天,王功高到贫困村马家山调研,村民普遍反映,“现在别人是盼过年,我们是怕过年。来个亲戚朋友,连洗用的水都没得。您们若是帮我们把水的问题解决哒,那真是帮了我们天大个忙”,这句话成为王功高的一个挥之不去的心结,农村过年本是亲友团聚、欢乐喜庆的节日,怎么能因为没有水用而冲淡了这种氛围?回单位后,王功高及时与水利、移民等部门沟通协商,帮助落实资金50万元,解决了群众反映的饮水难题。

  “要让群众满意,首先要心系群众,把群众的疾苦时时刻刻记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中,把群众的问题和困难想方设法解决好,把扶贫工作真正抓落实、抓到位”,王功高说,“这只是扶贫工作中的一件小事,但直到现在,群众反映问题时那种无奈又期盼的神情我仍记忆犹新”。

   好思路:“1119”,为贫困村整合资金1.85亿元

  王功高在多年的扶贫工作中深刻认识到,扶贫工作光靠扶贫办单打独斗肯定不行,必须集合各方面力量。近年来,他带领扶贫部队大胆创新扶贫责任落实机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1119”秭归扶贫模式。即由1名县委常委或县人大、县政协主要领导挂帅,1名有实力的队长单位牵头,1家规模企业与贫困村开展“村企共建”,9个县直单位结对帮扶1个贫困村,每年轮换一次,实行集团式扶贫。

  这种模式形成了领导挂帅有责任,部门扶贫有压力,干部帮扶有任务,全社会参与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三年共为28个贫困村整合资金1.85亿元,村平投入660万元,解决了2万多人脱贫问题,着实让贫困村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新办法:差别扶贫模式,受益贫困对象6900多户

  王功高认为,长期以来“平均主义”和“大水漫灌”的扶贫机制,让一些贫困户很难享受扶贫政策。为改变这种状况,他们积极探索推出了差别扶贫模式,变“大水漫灌”为“精确滴灌”,即择贫而扶、极贫重扶、帮其所需、扶其所长。差别式扶贫机制共帮助秭归县6900多户贫困家庭,其中80%贫困户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在差别式扶贫试点区,王功高得知九畹溪镇槐树坪村的邹为英,上有八十多岁的父亲,下有一个智障的儿子,还有一个因躲债离家10多年未回家的丈夫,立即扶助她近万元资金,帮助她改造住房和猪栏,新建沼气池,发展柑橘,还动员企业家帮她添制家俱。丈夫知道情况后也回了家,实现了家人团聚。现在不仅还清10多万元债务,而且每年还有2万多元现金收入,全家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树立了脱贫的信心。

   硬举措:扶贫搬迁居民点帮居民脱贫1.5万户

  秭归县基础条件差,交通不便,无支柱产业,导致县里长期无法摆脱贫困帽子。为此,王功高带头加大扶贫搬迁力度,三年筹措资金5000万元,在全省率先将扶贫搬迁补助提高一倍,人均达到3000元。与此同时,他们还将扶贫搬迁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在贫困村统一规划建设集中安置居民点27个,统一配套基础设施,让祖祖辈辈居住在穷山沟里的农户搬下了山,让1.5万贫困群众过上了好日子。

  扶贫搬迁居民点建设彻底改变了山区脏乱差的问题,深受贫困地区群众拥护。堰塘坪村一位老太太激动地说,“我70多岁了,还能住进政府帮忙建好的房子,真是做梦都没想到”。

   准未来: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

  “扶贫道路,任重而道远”,王功高常常提醒自己,“当前,全党正在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们将以此为契机,以贫困群众的意愿来想问题,以贫困群众的需求来抓服务,以贫困群众的口碑来查实效,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把贫困群众的事办好抓实,努力提高贫困群众生活水平,使他们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

  (原标题:“秭归策略”圆秭归梦 王功高带领秭归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