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阳:区残联坚定发展思路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
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残疾人工作,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目前,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前所未有的黄金机遇,为残疾人事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近年来,郧阳区残联坚定发展思路促进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在思维理念上谋求大提升。一是有全局视野。视野有多大,空间就有多大,目光有多宽,舞台就有多宽。把残疾人事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内容的战略高度,去审视、去把握、去筹划残疾人工作,在党和政府实施各项重大战略决策时,主动把残疾人工作融入其中,使残疾人工作服从和服务于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使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二是有创新思维。进一步摆脱思想束缚,打破思维定势,克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树立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意识,克服因循求稳、怕担风险的思想,树立开拓进取、敢于领先的意识。要想做好残疾人工作,关键是做好健全人的工作,即“跳出残疾人工作的圈子,才能做好残疾人工作”。凡是有利于残疾人事业发展,有利于残疾人工作推进,有利于残疾人生活改善的事,都要大胆地闯,大胆地试,不拘一格,不遗余力,一心一意谋发展,群策群力促和谐,推动残疾人事业快速健康向前发展。三是有品牌意识。要做好残疾人工作没有品牌就不会得到重视,就不会受到关注,就不能获得支持。区残联在残疾人工作中进一步强化品牌意识,引入前沿理念,打造工作品牌,提升残疾人工作的整体形象,以争得更多的社会关注和政策资源,最终形成广泛的影响力、强大的凝聚力和强劲的发展力。
在工作水平上谋求大提高。一是处理好残联与部门的关系。残疾人这个特殊群体的特殊社会需求,只有通过各级政府部门的特殊政策、特别关注,才能有效加以满足。因此,区级残联始终不渝的坚持政府的主导作用,审时度势体察民情,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适时有效地反映残疾人的呼声,为政府科学决策当好参谋,在残疾人与政府之间架起一座稳固的桥梁。二是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做好残疾人工作在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上都要落在绝大多数残疾人得实惠、求发展、保权益上,最大限度的避免或者防止以牺牲多数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换取或争取少数人的利益。最需要把握的是绝不能以满足个别人或者少数人日益膨胀的私欲而违背多数人的利益,使残疾人和残联组织的社会形象受到损害。三是处理好城市和农村的关系。按照“城乡一体、统筹发展”的原则,统筹不同地域、不同类别的残疾人事业发展。城区要在改善残疾人生活条件、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等方面下功夫。农村要在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做好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等方面下功夫。优先考虑农村残疾人事业的发展,鼓励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技能的农村残疾人向城镇转移,优秀残疾人企业家向农村发展并就地就近吸收解决残疾人就业,着力打造城乡一体的残疾人事业发展模式。
在作风建设上谋求大突破。一是工作立足主动。一流的标准应该是主动设定的,而不是别人要求的;一流的成效应该是自发完成的,而不是外部推动的。主动工作是对责任的担当、对事业的追求,是残联干部应有的态度和作风。职属之事要理直气壮地决策行权,份内之责要义不容辞地担当落实,临机之任要雷厉风行地执行到位,要紧盯目标一着不让、坚定思路一以贯之、明确任务一抓到底,确保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又好又快落到实处。二是作风立足务实。发展残疾人事业崇尚实干精神、呼唤实干作风、需要实干行动。残联系统的干部职工始终把残疾人的困难放在心上,把残疾人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善谋富残之策,多办惠残之事,在残疾群众“最盼”上赢民心,在残疾群众“最急”上见真情,在残疾群众“最怨”上改作风,经常深入残疾群众,真实了解他们的合理诉求,积极反映他们的愿望呼声。三是纪律立足严明。残联干部手中掌管的钱物,每一分都必须用在残疾人身上。我们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严格要求自己,管好自己的嘴和手,遵守工作纪律,做到程序、过程及时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把好主线、守牢底线、不越红线,谨言慎行、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让区委区政府放心,让残疾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