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扭转丧葬不良风气要有硬措施
05.04.2016 09:04
本文来源: 民政厅
加强对涉丧道士的管理
崇阳县白霓镇商户静芳:崇阳丧事大操大办现象也比较普遍。做法事、请戏班子、鞭炮礼花……闹上几天几夜。在整场丧事中,道士是核心人物,由于大多丧户不太熟悉其中的规矩,只能听由道士摆布。他们日夜不停做法事,一天可赚两天的钱,白天200元,晚上200元,外加烟酒、红包。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对这些民间道士队伍的管理,规范他们经营丧事的行动。
应城市殡葬管理所汪勇君:丧事攀比大办,社会殡葬服务业人员起了推波助澜的不良作用。一些道士、殡葬服务中介嗅到了商机,在群众中宣传办丧“热闹”肯花钱,就是尽孝道、显门庭的表现,从而造成恶性循环。要加强对丧葬业社会服务人员的管理。
省民宗委宗教一处处长唐启明:各级民宗部门应与公安、民政、城建等部门一道,对从事封建迷信、变相敛财的“法师”进行监管教育。当前“法师”队伍在民间呈分散、无序的状况,地方政府应将其纳入管理体制,进行备案注册登记。据了解,个别地方认识较早,已将“法师”队伍纳入民政局或宗教局进行统一管理,但目前全省多数地方仍然是管理“空白”,应尽快理顺管理体制。
除陋革弊从党员干部抓起
鹤峰县委组织部张韬: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要正纯良之民风,必须从党员干部抓起。几年前,整酒歪风,曾一度侵扰着鹤峰县人民群众。后来,鹤峰县委、县政府掀起“治酒风暴”,从党员干部抓起,层层签订责任状,最终将这股歪风刹住。治理丧葬陋俗,不妨照着“治酒风暴”这个“葫芦”画画“瓢”,从党员干部抓起,一定能收到良好效果。
应城市委组织部陈繁: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基层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群众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移风易俗,不讲排场、不比阔气,弘扬社会新风尚,正确引导群众树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营造文明殡葬强大舆论
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冯桂林:我们在很多地方调研发现,封建迷信之风在不少农村地区仍然存在,相信转世轮回之类的无稽之谈,认为厚葬是对先人的慰藉,以此换取自己内心的平静。有的人不惜钱财举行厚葬,纯粹是为讲排场。仿佛谁家的丧事办得豪华,就是谁家儿女有本事、讲孝道。这是一种畸形的孝道评判标准。要在全社会形成一股强大的舆论氛围,让大家都清醒地认识到,厚葬不等于孝顺,传统美德、传统民俗不能跟封建迷信混为一谈。与其在亲人去世后为其豪华治丧,不如在他们活时多加陪伴、看望、照料。生前不知尽孝,死后极尽哀荣,完全是本末倒置。基层组织离老百姓最近,要切实加强对广大群众的宣传教育,营造强大舆论,让文明殡葬观念深入人心。
将丧事简办纳入文明考核
省文明办协调处处长刘平安:各地要将树丧葬新风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文明考核。如果出现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的现象,一律不能纳入文明村镇评选。我省去年下发了文明村镇创建管理办法,在文明村镇的基本标准中对办白喜事有明文规定,要求无大操大办、赌博抹牌和封建迷信现象。在“十星级文明户”的评选中,各地要充分考察家庭中有无大办红白喜事和铺张浪费等现象,将其作为评定“道德风尚星”的重要标准。
宜昌市龙泉镇中心小学曹文乾:各地应把遏制乡村“人情风”纳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范畴,并出台相应的监督机制,下大力气刹住农村“人情风”盛行这一陋习。建议农村以村组为单位,成立红白理事会,凡遇喜事,理事会成员必到,开展监督检查,用文明的《村规民约》规范泛滥的“人情风”。
整治陋习需久抓不懈
鄂州市沙窝乡周星星:鄂州是火化区,农村火化率很高,但农村存在旧的观念,骨灰套棺再葬现象屡禁不止。丧葬陋俗具有顽固性,既要有集中整治行动,还要久抓不懈,保持高压态势。否则,“一阵风”过去后,不良风气又会抬头,死灰复燃。建议各级政府部门建立长效管控机制,市、区、乡镇、村要建立信息共享制度,设立专人负责劝导宣讲殡葬改革政策,从源头进行跟踪管控监督。 (记者 龙称 整理)
本文来源: 民政厅
05.04.2016 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