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钢轨上的“扫雷工兵”

16.11.2015  18:02

  中新网湖北新闻11月16日电  (袁文民)当旅客在高速行驶的列车上欣赏窗外优美的风景,感受列车在钢轨上平稳运行时,很少有人注意到,在舒适旅途的背后,有一支“神秘部队”功不可没。他们悄无声息的出现,推动轨检小车徒步行走在铁道线上,眼睛高度专注的盯紧仪器屏幕,数据源源不断的从吻合钢轨的车轮流入电脑。在铁路工务系统,他们有一个更为通俗的名字—线路检查班。

  在武汉铁路局襄阳工务段,11个这样的精英团队分散在管内铁路沿线,他们大多是从一线班组抽调的大学生,平均年龄只有25岁,思维活跃,敢于创新,能够快速消化吸收最新轨道检测前沿技术,他们犹如一支高科技武装的“扫雷部队”,“嗅探”线路隐患于毫米之间。

  “滴滴滴——

  “水平6.02,三级超限警报!

  “做好标记,人工复查!

  这是线检班职工上线作业时最警觉的时刻。列车剧烈的震动和冲击,使承受车轮巨大压力的钢轨,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出现下沉变形和磨耗,造成列车运行不平稳,影响旅客舒适度。线检班的主要任务就是利用先进的轨道检测仪,精确查找到轨道晃车位置,发现和记录轨道几何尺寸超限处所。高科技设备的引入,使该段线检班如同配备了一副灵敏度极高的“听诊器”,轨道检测仪在推行时,会自动记录水平、高低、轨距等轨道信息,一旦出现线路设备几何尺寸超限,就会自动报警,在报警位置做好标记后,线检班会根据报警等级及时通知维修班组“排雷”。

  掌握了“数据”就是拿到了一本线路设备情况的“密码本”,在采集到线路设备数据后,线检班内部一套高效运行的分工体系立刻运转起来,他们充分利用动检车、添乘仪等其他先进检测仪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最终精确定位线路设备病害位置,直接为工区的生产计划提供数据支持,打破了以往一线工区处理病害位置模糊,反复定位,反复检查的瓶颈,大幅度提高了工区作业效率,有效提高了天窗点利用率。

  “原来‘大数据’离我们这么近!”这是该段随州线路车间线路检查班职工李响的切身体会。列车运行使线路设备情况时刻都处于动态之中,这就需要周期性的检测,长期采集的大量数据无形之中形成了一个“大数据库”,他们通过对数据有针对性的整理和筛选,使得车间能够全面了解管内线路设备情况,比如对轨道同一病害处所不同时期的检查数据进行分析,就能够及时有效发现轨道顽固性病害,做到病害提前预防;并能同步对轨道病害整治情况进行跟踪复查,逐一销号,而“大数据”的应用远不止于此。

  “把科技的力量和青年职工的文化知识优势紧密结合才能打造一把线检利器。”该段线路科科长李生这样介绍线路检查班的优势。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创新,该段已经逐步在各车间建立起一支精干高效的“扫雷工兵”,为保障线路设备的安全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旅客出行创造了平稳舒适的条件。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