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积极教育引导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见成效
自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恩施州各级各部门积极创新激励机制,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教育引导贫困群众消除思想贫困,激发内生动力,收到了良好成效,很多贫困群众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善。下面刊发的一组稿件就是其中的缩影。
"党的扶贫政策帮助我家挺过了难关"
“我申请退出贫困户和低保户。过去几年,党的扶贫政策帮助我家挺过了难关,今后的幸福要靠自己去努力奋斗。”4月13日,在来凤县旧司镇锁洞村低保评定会上,九组村民滕飞向村支“两委”递交了一份申请书。
90后小伙儿滕飞,今年28岁。少年时代的滕飞,命运坎坷。父亲早年患有肝腹水,母亲患有二级智力残疾,治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初中毕业的滕飞背着一身债务远赴福建务工,一干就是11年。2008年的一个夜晚,父亲突发脑溢血,不幸离世。2011年,弟弟突然患上精神分裂症。几年下来,为给弟弟治病,务工的积蓄又全部耗光,并欠下外债。2016年初,回恩施创业现在年收入可达10万元。
“别人能脱贫,我们也能做到!”
4月12日,宣恩县椿木营乡施家坪村龙眼坪油牡丹示范基地里,药农易礼之正带领5名工人满头大汗的管理药苗。“今年要大干一场,力争一个星期将10亩油牡丹药苗的除草追肥完成。”他说,要凭自己勤劳的双手,争取当上产业脱贫带头人。
从去年以来,施家坪村支“两委”一班人抢抓宣恩县烟草分公司驻村帮扶和脱贫决战的契机,多次组织建档立卡贫困户到邻近的建始县高坪,湖南龙山等地考察学习药材、马铃薯等特色产业基地的发展情况,并借助“两学一做”“党建+扶贫”等活动载体,通过评比“脱贫能手”“脱贫榜样”“种养大户”等树立标杆,让自主脱贫意识深入人心。
“别人能脱贫,我们也能做到!”施家坪村2组建档立卡贫困户杨双权快人快语。他说,全村全组的人都在发展药材,他家前年发展的4亩牛膝已经收入1万元。“今年要把再发展的2亩牛膝,4亩油牡丹管理好,抽出时间再在家门口打点零工,怎么也得收入2万元以上。”3组建档立卡贫困户邓金玉是通过精准扶贫扶持起来的种植大户,他去年靠种植蔬菜30亩收入6万元,不仅自家摆脱了贫困,今年还发展油牡丹40亩,五倍子树苗150亩,还带动本村6户贫困户通过种植蔬菜和药材增收。
据了解,施家坪村帮扶单位在激活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同时,截至目前,在全村扶持发展油牡丹300亩,烤烟400亩,实施了牛膝、马蹄大黄等产业,完成村组道路建设17条13公里,集中饮水工程6处,通过改善硬件,进一步提振了贫困户“摘帽”的信心和决心。预计到今年底,全村3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可完全实现脱贫出列。
“自己不能‘等靠要’,要争口气”
“现在摘茶叶一天可以收入200多元,仅茶叶一项,我今年就可以收入六、七千元。”4月4日,恩施市沙地乡鹤峰口村贫困户郭振祥向前来采风的网评员介绍情况,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门口溪水潺潺,庭院硬化美化,宽敞洁净的水泥路从两层楼房门前穿过,郭振祥的家在村子里格外引人注目。
“如果不进行危房改造,我们还住在雨坝坝里”,郭震祥的86岁父亲说到前后的变化,心里很是激动。“以前他们的房子是危房,冬天漏风、夏天漏雨”村支部书记李长寿介绍说。
郭振祥家五口人,因孩子上学,弟弟残疾致贫。他家的变化,从2015年市委统战部和市新闻中心扶贫工作队入驻村里开始。工作队为他争取项目资金对房屋进行改造,以奖代补鼓励发展2亩茶叶,喂养7只山羊、2头母猪和4头肥猪。2016年收入近2万元,郭振祥一家脱贫出列。
“他们给我帮了大忙,自己不能‘等靠要’,要争口气,不争气呀,永远都只能吃‘帮助’“,郭振祥暗下决心。他和妻子商量,他留在家里种地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农闲时节就近做散活,妻子打工、陪孩子上学。
“老婆一年要搞近2万的纯收入,我怎么也要搞个3万元才行”,夫妻俩争先恐后,互相比拼。郭振祥在家管理好茶园、种植好庄稼,经过近三年的精心管理,2亩茶园进入丰产期,茶叶成了他的一项重要收入来源。今年他又喂养了12只山羊,2头母猪,“有一胞母猪生了9个仔,我准备卖5个,自己留4个养肥猪,一、两万元钱没得问题。”去年郭振祥把房子内外粉刷了一新,每间卧房里添置了席梦思软床。
"要脱贫还是要靠自己使力干才行"
“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政府已经帮助我很多了,要脱贫还是要靠自己使力干才行。”身为贫困户,他从来没有“等靠要”,也不去村里争取政策补助,靠自己的双手实现了脱贫致富,他就是朱敏。
朱敏一家四口人,大女儿今年高三,小女儿还在上初二。2014年因学致贫,2017年实现脱贫致富,三年期间通过政策帮扶,自身发展包菜、萝卜等蔬菜产业成功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因为没有技术,过去的几年朱敏一直在武汉、天津等工地上下苦力,落下了病根过后,他便和妻子商量回到老家发展蔬菜养家糊口。2016年,他将自家6亩田全部用来发展蔬菜赚了3万块钱;2017年又租了亲戚邻居14亩田,除去开支还赚了6万块钱。2017年,板桥镇第一届最美板桥人和最美家庭评选活动中,朱敏家作为贫困户中的勤劳典型被评为最美家庭;今年初,在恩施市举办的“十佳”系列评选活动中,又被评为“十佳”脱贫标兵。
“今年我又扩大了种植规模,蔬菜种植面积达30余亩,收成好的话应该能挣个八九万块钱。”对于未来,朱敏充满了期待,“昨天已经下了20包包菜种子,门口的路政府也表态要修了。”
“李书记,听说今儿村民代表们帮我评为了低保户,感谢您们对我的关心和帮助,但是村里比我困难的人还有很多,我自愿退出低保户,将这个难得的机会让给更需要你们帮助的人……”4月1日,宣恩长潭河侗族乡小坝村4组村民毛冬英给村支书打电话说道。
毛冬英,家住长潭河侗族乡小坝村4组,育有3个子女,2个女儿外嫁,儿子华全勇常年在外务工。毛冬英丈夫华家永患有鼻癌,长期在上海市一家医院治疗,花费了12万元的治疗费用,毛冬英自己患有糖尿病也在长期吃药看病,家中的房屋被山上滚下的石头打的破破烂烂,还在重新修建中,现在一家人住在租的房屋里。多舛的命运并没有击垮毛冬英,她毅然担负起沉重的家庭负担,不但每日辛勤劳动,在房屋附近的土地里种植3亩玉米地,喂养了2头猪,尽心尽力照顾丈夫,还积极帮助村里搞建设,每天清晨义务打扫4、5组公路沿线卫生,邻里之间团结友善,同村的人提起毛冬英,都十分称赞。
据介绍,去年小坝村有一家人突发灾难,丈夫检查得了肺癌,妻子烤火中毒在医院住了大半年,唯一的女儿休学回家照顾父母。毛冬英听说后,立即赶去探望,还将女儿给自己买药的钱给了他们,并鼓励他们积极地生活,用乐观面对一切。“毛冬英是真的不错,心地也善良,自己家里这么个情况,但对村里的事从来都是尽心尽力,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特别难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金桃提起毛冬英就赞不绝口。
3月21日,小坝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将毛冬英夫妻评为低保户,毛冬英认为自己不能给国家添麻烦,跟丈夫商量说:“我们两口子已经得到了国家和干部的很多帮助,干部们的工作也很辛苦,我们不能因为这么点病就要依靠国家,比我们穷比我们困难的还有好多,这个低保我们不能要。”丈夫也同意了,随即就有了开头的这一幕。
"书记,我要求'脱贫'"
最近,州人保财险驻利川市团堡镇云雾山村工作队接待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她进门就说:“伍书记,我要“脱贫”,你们帮我把我们的贫困户取消哒哈,我现在不需要政府负担了”。随后,她向州人保财险驻村工作队,递交了一份申请书。
她是利川市团堡镇云雾山村13组村民张明灯(1类残疾)。12岁时因为患骨髓炎而导致身体残疾,腰直不起来,走路和干活都很吃力。爱人甘方成是一个老实本份的庄稼汉子。二人育有一女,从小成绩优异,现就读于西南交通大学,还有半年大学就毕业了。这几年随着精准扶贫政策的推进,他们跟着村里的产业规划一步一步朝前走,日子也越过越好。所以她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主动要求退出贫困户。不仅如此,张明灯还被评为团堡镇2018年度“五好文明家庭”之一。
“我想把低保让给最需要的人”
“我叫李来军,2016年,本人因为患空洞型肺结核不能进行生产劳动,从而导致家庭贫困。经本人提出申请,村民代表评议,组织审核后享受低保。现在我病有了好转,去年以来,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在村里我负责打扫清洁卫生,生活好转了,我自愿申请退出低保……”4月10日,家住建始县长梁镇茶豆坦村的李来军给村里写了这份别样的申请书。
事后李来军说,“我有手有脚,能养活自己,拿着这低保良心不安,应该把低保名额让给更需要的人”。现在他打扫卫生的工资每月1000多元,能够满足自己日常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