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标志商标成产业扶贫新引擎 恩施州53万人脱贫出列

09.05.2018  09:43

  5月1日,“利川红茶”“恩施玉露”在中印首脑武汉非正式会晤中亮相,一夜刷屏,成为“爆款茶”。

  “恩施玉露”由恩施润邦国际富硒茶业有限公司提供,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驰名商标”;“利川红茶”出自利川飞强茶业公司,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培育一件地理标志商标,壮大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恩施州把地理标志商标注册保护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凸显地理标志商标在产业扶贫中的“引擎”作用,取得明显成效。

  3月2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商标局发布“我最关注的2017地理标志商标十件事”,恩施州成功入选“运用地理标志精准扶贫十大典型地市”。

  截至4月底,恩施州全州有效注册商标10681件,在全国30个自治州中,总量位居第二,申请量位居第一。地理标志商标总量26件,位居第二。全州累计减贫69.2万人中,53.4万人在知名品牌企业的产业发展中脱贫出列。

  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地理标志商标

  近年来,恩施州将地理标志商标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盘子,列入精准扶贫考核项目,对成功注册地理标志商标单位给予10万元的奖励。

  2017年12月,恩施州政府向企业兑现2014年至2017年获得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地理标志商标认证奖金391万元。

  各县市也十分重视推进地理标志商标的注册保护工作。宣恩县政府为打造“伍家台贡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一次性注入发展保护资金100万元,“伍家台贡茶”地理标志商标2011年获知名商标认定,2014年获著名商标认定,2015年获驰名商标认定。

  围绕地理标志商标扶持龙头企业

  恩施州围绕烟叶、茶叶、畜牧、蔬菜、药材、林果等六大农业主导产业,确立种养殖产业和主打品牌,分产业、分县市确立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200余家重点企业参加地理标志商标注册与发展培训。

  恩施州益寿天然果品公司“益寿”商标成为省著名商标,公司发展速度提升,公司负责人向绪铭畅谈品牌兴业的颇有感触:“以前,我们搞传统种植传统营销,猕猴桃论斤卖,现在我们搞有机种植品牌营销,猕猴桃论个卖。去年,在武汉的部分超市,‘益寿猕猴桃’卖到了5元钱一个,这身价过去想都不敢想。

  地理标志商标“利川功夫红茶”注册后,利川市建起“三线监管”机制:乡镇政领导班子、村组干部和茶农组成一条监管线;工商、农机及乡食药监所是另一条监管线;企业内部还设有基地监管员,自成一条线。出口的利川红茶,欧盟检测的462项指标全部过关,每年出口产值达3500万美元。

  围绕商标品牌战略进行脱贫攻坚

  咸丰县成功注册“蓝河牌小村红衣米花生”商标,依托咸丰县蓝河农特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建立种植示范基地和组建专业合作社,对贫困户种植的红衣米花生实行保护价收购。该乡白果坝村村民杨再群,每年种植花生4亩。他说:“自从有了《蓝河牌小村红衣米花生》商标,我们按公司的高标准种植,亩产增加了,价格从每斤10来块一下子提高到40元,真正看到了脱贫致富希望”。

  巴东县清太坪镇茂草坪村返乡青年谭明虎,注册成立巴东县山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流转土地300余亩,引进青脚土鸡品种,采用本地玉米、小麦、杂粮做饲料,通过原生态森林放养生产富硒土鸡蛋。巴东县工商干部向雍义务为其量身设计“山地布衣”商标并成功申报注册。“山地布衣”土鸡蛋因为绿色无公害,加之属富硒产品,在深圳等沿海市场俏销,年产值超过300万元。“伍家台贡茶”自2011年认定地理标志商标后,从事茶叶种、产、销的市场主体由过去的69户增加到786户。公司建设现代农业观光产业园,22.2万亩茶园每亩为茶农带来5000余元收入,还带来了文化旅游收入。

  目前,恩施州特色农产品基地突破500万亩,“恩施硒茶”“恩施硒土豆”“恩施中药材”等一批知名公共品牌,正在成为产业扶贫新“引擎”。(李彦睿 孙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