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机制 强化监管

20.01.2015  19:30
 

      

  陈文波      帅军

  

  竹山县是国家八七扶贫攻坚特困县、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区,版图面积3586平方公里,17个乡镇254个村,总人口46.7万人,是“中国肚倍之乡”、“中国高香型生态绿茶之乡”、“中国绿松石之乡”,也是全国“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发祥地和全国文明县城。近年来,竹山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及中央、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省“一元多层次”和全市“一核多支点”战略布局,突出竞进提质、升级增效总基调,高举“十星高地·秦巴强县”大旗,始终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和“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调整思路促转型,彰显特色创品牌,加压奋进走新路,内引外联聚合力,深化改革严监管,致力扶贫开发转型升级,奋力建设秦巴山片区扶贫开发先行区,探索出一条符合山区实际的扶贫开发新路子。

  一、以精准扶贫为导向,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思路。

  近年来,我们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及中央、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办发25号文件、省委12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建设“十星高地·秦巴强县”的发展目标,探索形成了“建城镇抓示范,聚能量抓边远,比差距抓短板”的扶贫工作思路,坚持“两个两手抓”,即一手抓重点贫困村整村推进和试点示范,一手抓边远极贫村帮扶工程,带动中间村发展;一手抓片区区域开发,一手抓精准扶贫到户工程,实现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同步,片区开发与扶贫到户并举,城乡一体化与边远地区均衡协调发展,致力建设秦巴山片区扶贫开发先行区。一是突出“十大片区。紧紧围绕秦巴山片区实施规划,按照先行先试、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原则,坚持把地处边远、贫困人口相对集中、贫困程度较深的集中连片地区作为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区域,突出抓好宝丰镇黄栗片区、麻家渡镇牌楼片区、溢水镇金柏松片区、楼台乡沧浪片区、双台乡茅塔片区、上庸镇峪口片区、官渡镇梁家片区、柳林乡洪坪片区等10大片区,力争每年启动1-3个片区开发建设,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强化基础、整治村庄、发展社会事业等综合性措施,放大连片开发效益,打造扶贫攻坚连片开发品牌。二是突出重点贫困村。“十二五”期间,全县规划重点贫困村55个,每年实施11个,截止目前,全县已动实施44个村。同时,根据省、市统一部署,按照有关测算指标,全县筛选出了61个重点贫困村,将分期分批组织实施。三是突出瞄准贫困人口。今年,根据国家、省、市统一部署,我们坚持把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一号工程,严把政策标准,精心组织,扎实推进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截止目前,全县已完成了14.9万贫困人口的信息登录工作,为深入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持。

  二、以脱贫致富为目标,创新扶贫开发工作举措。

  按照“产业第一、能力至上、基础先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重点对象,以开发式扶贫为主线,以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发展能力为重点,突出狠抓基础设施、特色产业、技术培训、社会事业等项目建设,2年来,全县共实施整村推进重点村22个、老区重点村6个、边远极贫村41个,通过狠抓项目实施,减少贫困人口3.5万人。一是重点村整村推进彰显特色。围绕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大力实施产业建设、环境改善、经合组织、扶贫到户、技能培训五大工程,力争把重点贫困村建设成为特色产业专业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十星级文明村。各地坚持因地制宜,精准定位,突出重点,据实规划,注重实效,彰显发展特色,建成了麻家渡镇柿树坪村、秦古镇大溪村、得胜镇八道关村、双台乡茅塔寺村、深河乡井泉村等一批各具特色的扶贫开发示范村。2012年度我县整村推进工作获省级A类等次。二是连片开发放大扶贫效益。坚持先行先试,全力办好麻家渡谭家河片区开发,以产业建设、村庄整治、村组公路为重点,整合行业部门项目资金,加大对片区开发的投入力度,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强化基础、整治村庄、发展社会事业等综合性措施,实现产业连片、村庄连片、基础设施配套连片、公共服务连片、生态旅游连片,提升和放大了片区扶贫开发示范效应。三是扶贫搬迁探索新模式。坚持把建档立卡贫困户作为扶贫搬迁的重点对象,与整村推进、小额贷款贴息、雨露计划等扭在一起抓,探索出了“统一规划、业主包建、分户购买、综合配套、按期入住”的“大分散、小集中”安置模式,实现了推进速度、建设标准、安全质量的有机统一,建成了溢水镇东川村、文峰乡长坪村、深河乡秦家村、上庸镇吉鱼村、官渡镇百里河村等一批扶贫搬迁集中安置新型社区,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居住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2年来,全县组织实施扶贫搬迁1120户4428人,极大地改善了贫困对象的生产生活条件。四是产业化扶贫提质增效。坚持“产业第一”的理念,把培植致富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中之重,通过资金扶持、企业贷款贴息、小额贴息、互助资金等措施,扩基地、抓示范、扶龙头、培主体、延链条,产业化扶贫质效双增。全县以茶叶、烟叶、油料、蔬菜、林特等特色产业基地面积达到100万亩,茶叶、花生基地面积分别跃居全省第7位和第3位。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流转土地2万亩、林地6.3万亩,新发展各类市场主体5500个,总量达到17660户。2013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57元,比上年净增621元,增幅14%,谭家河流域片区开发、九里岗现代农业、柿树坪罗家坡休闲农业、东川观光农业、燕子山农业综合开发等一批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初具规模。五是边远极贫村帮扶见成效。坚持“择贫而扶、极贫重扶”的原则,把地处边远地区的极贫村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动真情、动真格、真扶贫,以综合性扶贫硬举措,加大对边远极贫村的扶持力度,致力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根据相关综合指标,在全县筛选60个边远极贫村,县委常委会决定由县“四大家”领导和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分批、分年度进行联系帮扶。县政府连续2年把边远极贫村帮扶工程作为承诺为民办好的十件实事之一,着力解决边远极贫村“行路、饮水、住房”三难问题。通过狠抓边远极贫村规划项目实施,极大地改善了边远极贫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推动了区域均衡协调发展。

  三、以精细化管理为重点,强化扶贫项目资金监管。

  一是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根据国家、省、市扶贫项目资金管理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订出台了《竹山县重点贫困村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竹山县重点贫困村考评细则》、《竹山县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竹山县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办法》、《关于规范项目管理流程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的意见》等一系列加强和规范扶贫项目资金管理的指导性文件,严格执行项目管理分工负责制、民主公开制、集体会审制、督办检查制、项目报账制、绩效评价制、奖惩激励制、审计检查制等规定,确保项目资金安全运行、权力安全行使、干部安全成长。二是加大资金整合力度。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牵头,坚持以重点贫困村整村推进为平台,以规划为统领,以项目为载体,整合各涉农部门项目资金加大投入。近2年,全县共实施整村推进重点贫困村22个,累计投入各类资金达7900万元,村平投入达350万多元。三是规范流程管理。围绕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目标,我们始终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管跟着资金走”的思路,突出抓好扶贫项目、资金管理等关键环节的监管。在项目管理上,严格执行项目申报制、公示公告制、检查验收制、资金报账制和审计问责制,强化流程管理、责任管理和痕迹管理。在资金拨付上,严格执行“先审核验收、后报帐拨款”程序,规划项目实施完毕后,由乡镇提出验收申请,乡镇、县财政、扶贫组成联合验收组,现场验收、现场反馈验收结果和验收意见,验收人员当场签字,谁签字谁负责,验收结果作为资金拨付的重要依据和凭证,确保扶贫资金及时、足额到村、到项目,确保规划项目顺利实施,确保发挥扶贫资金最大效益。2010、2011、2012、2013年连续4年,我县财政扶贫资金绩效管理在全省29个重点贫困县考评中被省财政厅、省扶贫办评为A类等次。四是强化审计检查。县扶贫办坚持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实行分片包干、驻村督办机制,从项目筛选确定、组织实施,到检查验收、资金管理、绩效评估、档案整理,坚持专班专抓、全程参与、一抓到底、纠偏问责。县纪委、审计部门坚持把扶贫资金作为审计检查的重要内容,每年组织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严明纪律,严格管理,严肃问责,确保扶贫项目规范实施、资金安全运行,发挥扶贫资金最大使用效益。

  四、以加强组织领导为保障,建立健全责任目标考核机制。

  一是领导重视。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坚持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抓手,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县委常委会、县“四大家”领导联席会议坚持每年定期、不定期听取和研究部署扶贫开发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近2年来,县委、县政府先后10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省、市扶贫开发会议精神,研究和部署扶贫开发工作,作出了实施边远极贫村、建设秦巴山片区扶贫开发先行区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凝聚了强大气场,扶贫开发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强音。二是政策措施有力。结合县情实际,出台了《竹山县委、县政府关于完善机制扎实推进全县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竹发[2014]8号)和《竹山县“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精准扶贫工程实施方案》(竹办发[2014]34号),明确提出深化“六项改革”、围绕“十大片区”、实施“十大工程”,为全县实施精准扶贫工程明确了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保障。三是加大考核力度。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县域经济社会综合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大对乡镇、村贫困人口减少和民生改善情况等指标的考核权重,实行专项督办,专项通报,严格奖惩。

  (作者单位:竹山县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