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调查】wifi全覆盖,你怎么看?

30.10.2015  16:33

 

学生记者  王旭

在第七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校长李晓红提出,要把推行公共wifi校园全覆盖作为今年的十件民生工程之一。国内大学的wifi覆盖情况各不相同,个别高校已实现校园wifi全覆盖,但绝大多数学校对此持保守态度。

如果武大真的实现全校覆盖wifi,老师和学生的态度又如何?对此,记者展开了微调查。

 

争论一:便利还是诱惑?

@ 黄传河(计算机学院教授): 这对学生来说是件好事,将为他们的学习提供极大便利。且不说传统专业需要新的学习资源,很多专业更是完全离不开网络,最新的讯息与材料都需要上网寻找。

@ 刘叶畅(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 因为专业原因,我们必须时刻连入网络。全校覆盖wifi可以基本实现这一诉求。到时,自习室、图书馆,甚至是草地上,我们随时随地可以学习,将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 李勤(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我担心扩大wifi覆盖率很可能导致一批自制力不强的学生陷入低头族、手机控的深渊。尤其是一年级新生,自控能力比较差,又刚进入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很容易迷失方向。更重要的是,这样的习惯一旦养成,甚至会影响大学四年的学习。

@ 曹佳楠(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 提供太多便利,我怕会让更多人“沦陷”。

@ 蒋梦瑶(医学部学生): 校园里的“低头族”已经很普遍了,许多同学过马路还在玩手机,挺危险的。如果全校覆盖wifi,这种现象会变得更严重,很令人担忧。

 

争论二:冲击传统课堂?

@ 潘荣清(信息管理学院学生): 我想很多人反对全校覆盖wifi,正是出于对传统课堂的担忧。一方面,课堂内容很容易被互联网高速更新的资讯抢占风头。另一方面,我们的自律意识不足,造成课堂被wifi绑架的局面。就我来说,在很多方面挺自律的,比如要求自己每天跑步、记200个单词等,却无法在课堂上做到完全自律。

@ 李勤: 我对wifi全面覆盖的确有担心,但主要是对学生的担心。我认为,这些新兴资源与传统课堂并不是对立的、无法共处的。相反,如果运用妥善,会变成传统课堂的新机遇。当然,这对老师的教学水平有了新的要求。

 

争论三:技术上有无保障?

@ 潘荣清: 希望学校办成这件事。这既是对学生利益的维护,也是对学生安全的保障。运营商高额的流量费使我们只能有限制地选择使用网络,如果全校覆盖则能打破这个束缚。此外,现在一些wifi安全问题令人担忧,校园网则能为我们提供保障。

@ 刘碧琴(国际软件学院学生): 全校覆盖wifi,对大学生来说就像体育馆图书馆一样,是基础设施。如果真覆盖的话,希望学校解决好一些技术性问题,比如信号稳定性、网速、安全等。如果变成“鸡肋”一般的存在,我想很多人会用回流量套餐。

@ 蒋梦瑶: 如果全面覆盖,会不会意味着校园网的质量变差,我觉得这样就得不偿失了。(图片来自昵图网)

(稿件来源:武汉大学报1373期第3版    编辑:肖珊)

http://newspaper.whu.edu.cn/p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