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文艺品博览会落幕 8万人参观成交1.3亿

27.08.2015  16:30

 

小朋友们在艺博会现场观赏文物。

(武汉晨报)11月11日,为期五天的“中国湖北文化艺术品博览会”(下称“艺博会”)在武汉客厅落下帷幕。总价值30亿元的参展商品(藏品),共吸引8万多人次到场参观,成交额超过1.3亿元,其中现场直接成交金额5600万元,意向7800万元,10位专家为近230位市民鉴宝。另外,参展客商与武汉市东西湖区达成总投资8000多万元的2个合作项目,一个是投资3000多万元的茶文化馆,另一个是投资5000万元的综合博物馆。

此次盛会,不仅为武汉市民带来了一场高规格、有文化品位的艺术盛宴,更令众多参展商和收藏爱好者收获颇丰、惊喜连连。

8万多人看展 艺术收藏从“小众”走向“大众

自11月7日开幕以来,艺博会每天参观者络绎不绝,五天共计8万多人次,除了艺术圈内的专业人士,还有专门赶来寻觅宝贝的藏家,以及寻找机会的投资者,当然更多的还是热爱艺术的市民。曾属小众玩家的艺术收藏,正与大众的距离越来越近。

昨日上午10点,前来看展的人依然络绎不绝。 在人气最旺的重要文物展区,周宣王时期的兮甲盘吸引了众多市民围观拍照。

这次在武汉客厅举办的艺博会还真带来了不少好东西。武汉就应该多搞搞这些活动。”收藏爱好者张先生说,这次艺博会是他参观过的参展文物最多、展品层次最高的一次展会。

我们以前真的很难看到这么多大师的真迹。”在水墨之韵展区,一位学习国画的老先生说,这次艺博会让他们这些热爱艺术的人大开眼界。

本届博览会汇集了书画、陶瓷、青铜、玉石、文玩杂项、珠宝首饰、文创产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共计30余万件展品。

主办方相关负责人张习武称,除了北京东方艺术品展览会,此次展会无论规模和规格,参展单位、展品,回流文物数量,以及文化活动呈现,都在国内首屈一指,堪称华中之最。

成交额“领袖”中部 武汉文化艺术品市场迎新机

与高人气相对应的,还有随之而来的高销售。本届艺博会现场成交4600万元,场外意向成交也将近有7800万元。超过八成的参展商都实现了相当不错的销售额,尤其是中端艺术品的走俏,让许多展商欣喜地发现:武汉艺术消费市场正在兴起。

我们这次带来参展的60件钧瓷,已经被来自青岛的一位藏家以1200万元一次性预定,今天展会一结束,这些东西就要被领走了。”在河南省钧瓷展区,展区负责人司振选称,这些钧瓷都是上世纪80年代出品的,目前全国只有30000余件,其中精品不到5000件,所以是具有极高收藏价值。

而8日举办的2014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现场成交总额逾500万元。近300件拍品成交率约七成,杨守敬的《书法四条屏》以31.36万元摘得桂冠。

除此之外,玉器、瓷器、石器、紫砂壶以及茶文化展区,都拿到不错的“成绩单”。

这些庞大的数字,是武汉这座城市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艺术机构、艺术家、藏家们也从中看到了武汉艺术市场的新机遇。

积极丰富市民文化艺术生活 武汉客厅打造中部最强平台

此次活动的另一大亮点是,藏家的捐赠数量也是湖北历史之最。

张习武介绍,收藏家黎旭先生将向湖北省博物馆捐献古文字砖105件,范泉明、瞿军强、沈建康、吴勇、范国歆、陈祖勇、陈珍华等多位国家级紫砂工艺师捐赠50件(套)紫砂作品,文物修复专家钟声先生捐赠8件大漆修复古物件,河南省钧瓷文化研究会捐赠5件红色官钧瓷。

本届艺博会顺应了武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及文化艺术品市场蓬勃发展的趋势。武汉客厅作为此次艺博会的承办地,一直以来积极为武汉市民带来各种大规模、高规格的大型文化活动,丰富人们的文化、艺术生活。此次艺博会的举办,也带动了武汉客厅武汉艺术品交易中心的招商,该中心涵盖奇石、字画、古玩、陶瓷、家具等多个门类,预计明年上半年开业。

届时,中心将形成一个集文化艺术品的创作、展销展览、主题拍卖、抵押典当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立体化经营平台,对促进湖北艺术品交易市场转型升级和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带动湖北文化产业整体发展必将产生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