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显示2014年媒体每天曝光1.38起性侵儿童案

03.03.2015  18:05

  “2014年,被媒体曝光的性侵儿童案件高达503起,平均每天曝光1.38起,是2013年同比的4.06倍。”这是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儿童安全基金“女童保护”项目今天(2日)发布的数据。

  在今天举行的座谈会上,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应将防性侵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课程;呼吁废除嫖宿幼女罪;呼吁加强对未成年人社会监护制度建设,填补法律法规制度空白。

   每天曝光1.38起性侵儿童案

  座谈会上,“女童保护”项目发起人之一孙雪梅发布了《2014年儿童防性侵教育及性侵儿童案件统计报告》,报告由“女童保护”项目根据2014年媒体公开报道以及项目开展问卷调查情况撰写。

  报告显示,2014年以来,性侵儿童的恶性案件在全国各地持续高发,媒体曝光数量急剧攀升。“2014年是首次相关被曝光案件数量反超全年天数,意味着儿童防性侵的现状依然严峻,也说明了社会各界和舆论对儿童安全的关注度有了大幅上升。

  “从我们了解的情况,公开曝光的案件只是冰山一角,而且农村受害人群更多。”民政部社会事务司救助管理处处长倪春霞在发布会上说。

  “这些数据触目惊心。”全国人大代表、山东艺术学院副院长刘晓静表示,她和绝大多数家长一样,此前也几乎没有对孩子普及防性侵教育,“期待今后的学校能够多做一些工作。

  “女童保护”项目统计发现,2014年公开曝光的性侵儿童案件中,受害人群呈现逐渐低龄化趋势,尤其以7岁到14岁的小学生居多。

  “女童保护”项目统计,709名被公开报道年龄的受害者中,0~6岁的有107人,7~10岁的有294人,11~14岁的有308人,后两者合计占总量的84.91%,这一比例较2013年同期(81.15%)上升了3.76%。

  报告分析指出,近年来我国性侵儿童案件中,广泛存在“两多发”和“两薄弱”的现实情况:“家长、学校及社会各界监护缺位下的临时起意多发,熟人犯罪多发;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儿童安全监护薄弱,农村地区儿童安全监护薄弱。

  “女童保护”项目统计,2014年媒体曝光的性侵儿童案件,在监护缺位前提下、施害者临时起意的性侵儿童案件为272起,占54.08%(公开报道中未提供相关信息的未统计在内)。报告分析:“这类案件中,受害儿童都是在监护人缺位、孤身一人、毫无自我保护意识的情况下,给了施害者可乘之机。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朱征夫表示:“我一直在呼吁,我国缺少公共监护制度。

  “女童保护”项目统计,在2014年公开报道的性侵儿童案例中,熟人犯罪有442起(公开报道未提及双方关系的未统计在内),占总量的87.87%。

  报告指出:“这些熟人包括教师、邻居、亲戚、同村人等。在案件发生前就与未成年人彼此认识的施害者,更容易接近受害者,再凭借其体力上的优势和特殊身份,或者凭借其地位,使得侵害容易得手。

  “熟人作案比例如此之高,说明在防性侵安全教育中,一定要特别重视针对熟人性侵的防范措施。女童保护项目的儿童防性侵教案中,设置了儿童防范陌生人和熟人性侵的不同应对措施。”孙雪梅说。

  被公开报道年龄的受害者中,值得重视的是,11~14岁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受害人数不仅不低于小学低年级,反而略微超出。

  报告指出,这一方面是由于生理发育因素使这一年龄段的孩子较易成为犯罪分子的目标,另一方面更显示出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儿童安全教育缺失较为严重,小学生的自我保护基本知识、防范意识和能力并未随年龄同步增长,使得这一年龄段的未成年人群成为最易受侵害的弱势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