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实验室检测细菌菌落 10种辣条仅4种达标

07.08.2015  13:27

  昨日获悉,江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一学生团队将“辣条安全性研究”作为暑期实践的课题,他们从市面上随机选取了10种价格不一的辣条进行实验,结果发现接近一半辣条都菌落数超标。

  90后大学生也爱吃辣条

  “辣条不但小朋友喜欢吃,还是我们80后、90后的回忆,百度百科把辣条列为汉族传统美食之一,辣条还走出了国门,有报道说辣条在国外卖1.2美元一袋,成了风靡全球的食品,但其卫生问题一直让人怀疑。”江大辣条研究团队成员陈冠军介绍,为了检测他们爱吃的辣条到底卫不卫生,他们决定利用专业知识在实验室进行检测。

  这项实验得到了指导老师刘琴的支持。刘琴介绍,辣条的安全性包括菌落数、菌落种类、添加剂含量等多个方面,但考虑到是学生做实验,她建议选择基础性的研究,即检测辣条的菌落数量。

  实验剩下的被吃进肚里

  7月中旬,团队成员开始了此项研究。他们首先从市面上随机购买了10种品牌的辣条,有0.5元、2.5元、3元、4.3元等几个不同价位。每袋辣条只需选择一两根做实验,剩下的都被队员们吃到了肚子里。

  实验首先将每种辣条样品选取5克,用45毫升水稀释10倍,振荡一小时,过滤后留下滤液,接着取其中一部分稀释到100倍、1000倍,形成三个梯度的滤液。每个梯度取100微升涂于培养基,在30℃培养箱中培养12-24小时。团队成员解释,“稀释三个梯度是防止菌落密度太高无法数出数量。经过培养之后,细菌会长成菌落,用肉眼就能识别。

  几天后,当队员们看到培养皿中密密麻麻的细菌菌落,他们惊呼“再也不想吃辣条了”。

  10种样品仅4种完全达标

  经过20多天的实验研究、数据分析,团队成员们昨日终于得到了结果。

  陈冠军介绍,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2711-2014),每克面筋制品中的细菌菌落总数不应超过1000。而经过检验,10种样品中有4种超过这一标准,最多的一种超过标准3倍多,还有两种辣条的菌落数濒临极限值,菌落数完全达标的辣条仅4种。

  经过指导老师刘琴鉴定,学子们的实验过程和结果都比较准确。她说,实际上辣条中的细菌有的是出厂时就有,有的是存储过程中由于包装或气温问题而产生的,因此消费者在选购时应尽量挑选包装严格的商品。有意思的是,根据实验结果,菌落数多少与商品价格没有直接关系,“也就是说,并非价格较高的辣条细菌就少”。

(编辑:丁喆)
护眼灯能防近视?专家称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更有效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李晗)“智能数码LED灯”、“无Wuhanw.Com.Cn
实习医生会诊酿事故 副主任医师被追究刑责
陈女士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做了手术后,Wuhanw.Com.Cn
小伙考后彻夜聚会晕在KTV 脑电图检测为癫痫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陈媛 通讯员廖燕 李锐)考后忙于Wuhan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