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继光同班战友李继德63年后履约寻访老部队 称绝不允许抹黑英雄/图

07.05.2015  11:33

    63年前,与黄继光立下“生死之约”;63年后,履约寻亲探访老部队

    图文:战友李继德:绝不允许抹黑英雄

  图为:在连旗下庄严行礼。

  图为:在黄继光班,坐在黄继光的床铺前抱着被子几度凝噎。

  湖北日报讯 记者 王馨 通讯员 钟文礼 张卓

  4月30日上午,空降兵某部“黄继光连”荣誉室。

  一位耄耋老人,颤抖着举起右手,向着黄继光铜像敬了个标准的军礼。

  “像!像!真像!老战友啊,我终于回到老部队了,我终于回家啦!

  老人名叫李继德,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木李镇三圣村人,曾是黄继光的同班战友。

  李继德奔波数千公里,在前往四川德阳中江县寻找黄继光家人之后,于4月29日晚抵汉探访老部队,只为履行“生死之约”。

   初识,被窝里教黄继光外语

  “姓名:李继德,部队:15军45师135团,职务:战士。”李继德老人至今保留、已发黄的复员证留下这样的记录。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只有16周岁的李继德跑到征兵点报名。由于年龄太小,他被部队拒绝。不甘心的李继德找到征兵干部,积极要求参军入伍。“这个兵有股子劲头,我要了。”征兵干部的一句话,让李继德成为了一名志愿军战士。

  1951年6月,李继德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2营6连1排1班,成为该班最年轻的战士,人称“小李子”。

  部队经短暂训练后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时,他第一次见到比自己大5岁的黄继光。“班里一共16个人,黄继光对我最照顾,吃饭时老是给我夹菜,说我个子大、吃得多。”老人回忆。“我们关系越来越好,冬天睡一个大通铺,什么话都说,什么事都聊,我还教他说过外国话。

  当时,15军选派有文化底子、头脑灵活的战士学习一些日常英语和朝鲜语,上过几年学的李继德入选。

  每天,李继德参加完培训回到班里,黄继光总要缠着他问这问那,晚上甚至趴在被窝里讨教。

   立约,看完《普通一兵》之后

  “普通一兵》!" >对,就是这部电影,叫《普通一兵》!”黄继光连荣誉室里,一块展板让老人驻足良久。

  由于训练和执行任务出色,黄继光和李继德同时上调营部。黄继光给营参谋长张广生当通讯员,李继德给营长秦长贵当警卫员。

  1952年8月,上甘岭战役前夕,师电影队到基层连队慰问,播放苏联电影《普通一兵》。

  电影描写的是卫国战争时期,红军战士马特洛索夫为了战斗胜利,用身体堵住敌人从碉堡里射出的子弹,壮烈献身的故事。

  回营部的路上,李继德与黄继光交流起观后感。“我说,这个人真勇敢,是真正的英雄;黄继光说,要是搁着我,我也这么干!

  老人回忆,黄继光随后半开玩笑地说:“咱们约好,如果我死了,你就给我家里写信。如果你死了,我就给你家写信,还要去家里看一看。

  此后的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壮烈牺牲。

  60多年来,李继德给黄继光的家人、家乡、老部队前后写了十多封信,由于当时双方没来得及留下详细地址,信件少有回音。

  前不久,国防部一封回信,终于让他得偿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