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水文局:平凡的岗位 不平凡的责任

12.07.2016  14:38

——记黄冈水文防汛测报中的普通职工

(方琼)6月18日入梅以来,黄冈市遭遇暴雨袭击,各地遭受洪涝灾害。汛情就是命令,责任就是力量。黄冈水文局全体职工不分工种岗位,不分机关测站,积极投入到防汛测报工作中,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刘会林,哪里出现故障就出现在哪里 

刘会林,局信息科职工,精通水电、电子技术,他参与该局大部分遥测站点的安装调试,现担任各类遥测站点400多处的运维工作,长年大半时间奔波在县市区各乡镇村,有的站点在陡峭的高山,有的在偏僻的乡村,但他从未叫一声苦、喊一声累。 

6月19日至7月5日,黄冈各地相继遭受强降雨袭击,遥测站点有的被雷击坏,有的被洪水冲毁,有的出现线路问题,有的RTU老化,为保证水文资料科学完整连续,他一直坚守在维修工作现场,没在家呆过完整的一天。 

6月30日到7月3日,红安、麻城出现百年一遇特大洪水,他协助参与王福店站测流。在途中,大雨倾盆,四周漆黑一片,道路破烂不堪,上游已经决堤,凶猛的洪水挡住了车辆前行。他冒着随时被洪水冲走的危险,慢慢地往大桥方向走去。到达王福店水文站时已是凌晨1点多,顾不上休息,历时4个小时完成5次测流,回到房间时人已经没有一丝力气了。 

7月6日,为抢修白湖渡闸上水位计,他试图下水直接进行维修,但水流湍急,根本无法站立。他和同事吕俊杰就租条小船进去,但因船太小太轻很难稳定,一个浪头打来,小船发生了侧翻,千钧一发之际,他义无反顾跳入水中抓住小船,避免人船吸入白湖渡闸下的悲剧,避免一次人员伤亡事故。 

刘会林有一个温馨的家庭。双胞胎女儿正读卫校,爱人下岗多年。父亲去世后,年迈的母亲和体弱多病的弟弟与他一起生活,从四口之家变成六口之家,名副其实的家大口阔,家庭的重担挑在他一人肩上,生活条件可想而知。这次洪灾中,住在一楼的家进水多日,他顾不上转移自己家的财物,毅然绝然连续作战、持续奔波在故障站点间。 

黄华耀,待在办公室更安心更踏实 

汛情最严峻的7月1日至3日,黄华耀60多个小时没合眼,来回往返英山与落令河水文站之间,测流、观测、计算分析、值班、编发信息。为了及时提供可靠的水雨情信息,他总是提前检查各雨量站点信号、做好相邻雨量站点间的雨量对照,第一时间对照检查两个基本水文站水位流量变化情况和三个水库站水位、库容及开关闸情况。 

6月30日至7月5日,参与英山、落令河(二)站测流21次,取单沙、颗分水样20余次,并实测到落令河(二)站建站以来最高水位和最大流量。 

虽然办公室与家近在咫尺,为第一时间掌握水雨情变化,他大部分时间待在办公室,每次吃饭也只是见逢插针回家拿起碗筷匆匆不到十分钟就了事,甚至三四天都没来得及洗澡,只是简单的换换被雨水和汗水淋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的衣服。他说:说真的,大多时候是真忙,但也有不太忙的时候,只是觉得待在办公室更安心更踏实! 

黄华耀妻子在广州打工,他和女儿、母亲一起生活。女儿懂事乖巧,今年小学毕业,小升初考试时别人家长专门接送,关心备至,她形单影只、自己去自己回。暑期两个补习班和游泳班都是自己去联系,自己去缴费。大雨期间每次回家都浑身湿透,作为家长不心疼是假的,但他说小孩子要从小磨练,才能自立自强。母亲年事已高,身体又不好,生日时恰逢这次大洪水期间,想亲手做几个菜祝贺一下,也成为奢想。 

程治国,要抢抓住各中小河流站特征值出现的机遇 

中小河流水文站流量率定贵在抢抓各中小河流站特征值出现的机遇。6月19日以来,程治国参与到十个中小河流水文站进行各级水位的流量施测和比降测量之中,实测流量64次。 

电闪雷鸣,大雨倾盆,7月1日零时50分,麻城市王福店水文站,第四个水位级测流、比降测量,程治国全神贯注透过全站仪的镜头,努力顺着手电微弱光线捕捉棱镜光源,找寻目标。1时40分,赶往阎家河水文站,此时山洪象脱缰的野马,在各大中小河流里翻滚怒吼,洪水挡住了去路。直至10时多,麻城发生溃堤,水位下降,他们才摆脱洪水的围困走到了阎家河水文站。因桥梁冲塌按原定计划无法测流比测比降,只能徒步走到基本断面处勘察水毁情况。通过综合分析对比,选择从阎家河水文站上游1公里勘测洪痕并打木桩标记,待退水后再进行洪痕测量。他说,在如此恶劣天气,完成工作任务,也是在挑战自我。 

他们的岗位纵然平凡,然而在汛情告急时,他们毅然决然担起了不平凡的责任,全力以赴,完成任务,用勇气和坚守诠释了水文人的风骨,用真诚和业绩展现了水文人的风采。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