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工务段:打磨高铁维修品质的年轻团队

22.08.2017  20:33
    2009年,合武高铁开通,动车按250公里每小时设计速度运行,麻城工务段麻城北线路车间的干部职工迎难而上,披星戴月,精检细修,确保了动车组运行安全。

    3年后,一些不可预见和毫无规律可循的病害显现。“2012年春节前,我们在风雪中苦战了几个晚上,都没办法把水加报警病害整治掉。”这个冬天,给刘宏谱烙下了深刻印象。

    当时,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普通弦线测量仪刚拉开线就折断了,工作由此受阻。这群不肯服输的年轻人攻难关、解难题,用执着、担当和智慧打磨高铁维修品质,助力高铁快跑。

    也就是在这个冬天,刘宏谱、何庆富、王东旭三个人的心想在了一起,人聚在了一起。他们将日常作业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进行梳理、分类和研判,提出改进测量工具的大胆想法。科研所、生产商都不能解决的问题,他们行吗?

    弱者才会诉苦,强者永远找方法。于是,他们从挑选弦线入手,搞试验、作对比,来回奔波不下50次。“这种线粗细要均匀,有弹性、有韧性,比找女朋友还难。”王东旭风趣地说。为解决收紧装置,他们上网查、电话问、四处找,几经周折,才从棘轮装置中找到了答案。历时半年,棘轮弦线测量仪研制成功,解决了因长波方向不良造成的水加病害。

    2012年8月,麻城北线路车间成立朝阳QC小组,为解决高铁维修技术难题、增强职工创新意识搭建起广阔舞台。2014年,朝阳QC小组带着成果“棘轮弦线测量仪”首次参加铁路局、铁路总公司、全国QC发布会,过五关斩六将,荣获了全国质量管理优秀成果奖,并申请了国家专利。

    “荣誉只能代表过去,我们还要接受更多的考验和挑战。”小组成员吴奇隆如是说。吴奇隆个头不高、精明能干、思想活跃,被同事们称作“点子大王”。2016年秋季设备大整治中,他提出在螺栓上钻眼、注入机油软化杂质、整治隧道整体道床扣件压力不达标的想法,被一些人看成是“痴人说梦”。

    “只要想得到,就能做得到。”吴奇隆认为。休班时间,他和工长江勇琢磨钻眼技巧,凭着一股倔劲,啃下了这个硬骨头。这项成果解决了采用常规改锚法就会破坏整体道床强度的难题,成功整治了大别山隧道2000多个压力不达标扣件,并在全局高铁上推广使用。

    这个只有13名职工,平均年龄28岁,年龄最小的20刚出头的年轻团队,在2014年捧回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重量级”奖杯后,连续2年被命名为全国铁道行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他们的QC成果荣获路局优秀奖7个、全路优秀奖2个、国家级优秀奖1个。

    在此基础上,他们迅速将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高了维修养护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合武高铁静态评定优良率、轨检车动态优良率始终保持在100%。

    3年来,这个年轻的团队培养了全路技术能手2人、路局技术能手3人,有2人聘为路局首席技师,有3人任命为工长,俨然成了麻城工务段的“人才培训基地”。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他们将继续围绕“强基达标、提质增效”工作主题,不断创新,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