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大汉:邹远东徐士龙从草根发明人到大发明家

04.12.2014  20:35

   中新网湖北新闻12月4日电 不久前,在亚太经社会(ESCAP)、亚太技术转移中心(APCTT)和中国发明协会联合召开的“国际技术促进持续发展磋商会”上,中国发明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鹿大汉向亚太经社会(ESCAP)贸易投资司司长拉维博士和亚太技术转移中心(APCTT)负责人威廉姆森先生介绍中国发明协会副理事长邹远东、徐士龙时说,他们都是从草根发明人发展到现在我国赫赫有名的大发明家,他们的发展说明我国政府及社会对发明创造的重视,说明中国是当今发明创造的沃土。

  鹿大汉在介绍邹远东时说,他发明的酶法多肽专利技术,与世界认知的传统肽有所不同,他发明的多肽属于生物活性肽的范畴,但与人们所认知的生物活性肽又有所不同。过去人们用酸解法、碱解法、电解法、氢解法、酶解法试图获得多肽,有一些实验室成果,但无法实现工业化、产业化,而邹远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从催化底物到催化剂均采用了前沿科技技术成果,即用复合植物蛋白酶催化动植物分离蛋白和浓缩蛋白,获得分子量在170—650之间,由2—6个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活性寡肽,这些寡肽具有极强的活性和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用不同的植物蛋白酶及配方催化不同的食物蛋白质,获得不同的动植物小分子活性寡肽,它将原有的动植物食物蛋白质的功能放大了10—100倍,这种技术生产的小分子活性寡肽,人食后不需消化直接吸收,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现代人因环境污染、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诸多因素影响人体降解蛋白质、吸收蛋白质、合成蛋白质的能力,以小肽营养的形式补充蛋白质营养为最科学。邹远东的这种技术与100多年来获得多肽技术有所不同,过去获得多肽大都用化学合成法、基因表达法、人工嫁接法,从动物的腺体、血液和组织中获得,而他的这种技术产品肽是从人们平常所吃的食物蛋白质中获得,因此,使用起来比较简易、方便、安全、实用、广泛,属20世纪末本世纪初人类的重大发明。目前这种技术及产品已经和正在走出国门,造福人类....。.

  当鹿大汉谈到这里时,亚太经社会(ESCAP)贸易投资司司长拉维博士激动的说:“太好了”!我本人就很需要这个产品,我希望能马上得到它。

  在介绍到徐士龙时说,他发明的技术是将软基地面,通过改变他的分子结构,将他变成硬基地面,这样可以在上面搞建筑,他的技术实用于沿海、沼泽、湿地、岛国。他过去是一个人搞发明,很困难,吃了很多苦,穷得连饭都没得吃,现在他的这种技术通过政府和协会的推荐,已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识,他们已在我国南海得到了运用和推广,并受到太平洋岛国的青睐,他现在已经很有钱了。

  听了鹿大汉的介绍,亚太经社会(ESCAP)贸易投资司司长拉维博士和亚太技术转移中心(APCTT)负责人威廉姆森先生异口同声的说,这两个草根发明家的事迹很感人,值得亚太国家及其发明人学习和借鉴,有机会欢迎他们到其他国家介绍经验和发展,我们也将把他们的技术推广到亚太国家和地区。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