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魏新谈“古人年少时” 启理工青春生活

17.10.2014  01:37

  新闻经纬讯 青春怎样度过才有意义?10月15日晚,百家讲坛史上最年轻的主讲人——魏新,受理工大讲堂邀约在新一407,为同学们带来一场以“古人年少时”为主题的青春漫谈。

  “韩国的年人均读书量是11本,日本40本,中国却不足5本,而这些书中80%是教科书。”魏老师首先谈到年轻人应多读书。他表示很多人仅仅为了成功去读书,成功了就不再读书,这样的错误认识导致了读书越来越少。魏老师还说起“头悬梁,锥刺股”的例子,前者孙敬,“头悬梁”的故事广为流传,但他最后却一生碌碌无为,无佳作传世;后者苏秦,取得通俗意义上的成功,也只因他做出了顺应历史发展的选择,与“锥刺股”并无关系。魏老师希望同学们理性看待成功,读书也是为了跟世界有更多的联系,并希望同学读书要弃其糟粕。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魏老师肯定了“行万里路”的做法,讲到边境放牧数年的马援择刘秀为主的故事,“行万里路”可以积累判断人事的经验,但他认为年轻人不必急着行路,先读万卷书,方可行万里。“你们还有很多时间,世上的路是走不完的。”魏老师这样说道。


  “年轻时要有理想,理想即对人格的塑造”,谈到理想,老师说小时候想当一名售货员,而现在希望做一个纯粹的人,过快乐、自由生活。他讲起庄子笔下的大树樗(chu),因无用而活百年,借其“无用论”为同学打开一条新的人生思路。关于“交朋友”,认为同窗情谊最纯粹的魏老师表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朋友会更加挑剔,所以青春时代应多交朋友。古人有管仲、鲍叔牙的情谊佳话,老师认为宽容与理解是必不可少的。最后,老师总结道“有朋友在身边,有理想在远方便是青春。”


  最后的互动环节,对同学们关于“理想”、“读书”、“交友”的提问,老师均引经据典做答,并希望理工科的学生们学好专业技术的同时多读适合自己的书,像上帝一样思考,像市民一样生活。(见习学生记者  文东霞  摄影记者  施鸣杰  实习编辑  潘秋梦)

  【小资料】魏新,山东社科院特邀研究员,作家、学者。出版有长篇小说《动物学》、《我将青春付给了你》、《命运教我变魔术》,历史随笔《水浒十一年》、《东汉那些事》。近年来,魏新倾心于历史研究领域,尤其在光武帝刘秀和东汉史的研究上颇有建树。2009年10月,魏新受《百家讲坛》栏目邀请,开始录制《东汉开国》,出生于1978年的魏新也成为了《百家讲坛》栏目开播以来最年轻的一位主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