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次人才畅聊武大2018新发展

12.01.2018  08:52

记者:肖珊

2017年是“人才强校年”,全校上下共同努力,人才工作取得不俗成绩。站在2018年的开头,作为学校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创建“双一流”的关键支撑,高层次人才应如何发力?

1月10日,学校举行部分高层次人才座谈会。校领导窦贤康、谈广鸣、舒红兵、李建成、赵雪梅,中国科学院院士龚健雅、徐红星,“千人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青年千人”、“青年长江”、青年拔尖人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国字号”人才代表,相关学院(系)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常务副校长冯友梅主持。

从8:30到11:30,图书馆报告厅,桌椅拼成环形,大家手捧一杯清茶,怀着一颗真心,共议“武汉大学2018”。在三个小时的畅聊中,一些方向和共识默契地形成。

 

2018 ,“人才新政”继续推出

若将人才比作植物,珞珈山则为土壤。怎样让植物活下来,长得好,结出丰硕的果实?为此,学校不断创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探索。

座谈会上,大家谈到学校人才工作的新视野、新举措、新成就,非常振奋。

支持高端人才发挥“领头羊”作用。高等研究院院长朱玉贤院士,动力与机械学院院长、工业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刘胜教授,双双于2014年加盟。“到武汉大学,是来做真正想做的事情。”这是两位教授的初心。

在学校的充分尊重、完全信任、全面支持下,朱玉贤和刘胜自主招人用人,打造高水平科研团队。2017年,朱玉贤主持的武汉光源获批国家重大科技基地设施培育项目;刘胜获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武大是此次唯一中标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实现了学校新型工科发展的重大突破。

人才引进渠道更多元。学校坚持党管人才和“一把手”负责制,由校党委书记韩进、校长窦贤康担任人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校领导带队,组团赴美国、英国、德国、荷兰等地招聘人才。国际交叉学科论坛已举办四届,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名优秀青年学者参会,成为聚贤纳才的重要平台。首个海外人才工作站落户纽约,国际人才招聘常态化。

人才培育体系更健全。一方面,学校对于有潜力的人才采取“个性化”支持方式,集中资源培育学科领军人才;另一方面,学校自2017年起实施“青年拔尖人才出国培育计划”,遴选优秀青年学者去境外一流高校或科研机构,师从一流国际名师,合作开展前沿领域的科学研究。

目前已有两批共74人参与该计划。学校保留薪酬待遇,提供优厚生活费资助,让优秀青年人才安心深造。”人事部负责人介绍。

座谈会上,这些人才工作举措受到代表们的肯定,学术职业生涯刚刚起步的青年人才感触更深。

正是人才办的全程服务,帮助我很快度过了‘新鲜人’适应期。”高等研究院“青年千人”胥国勇教授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方向,现场“征集”科研合作伙伴。作为年轻的武大人和主人翁,他衷心期待学校的明天更好。

大家踊跃发言,话题涉及各自所属学科的现状、学科建设与发展、科研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和挑战、对学校有关管理与服务的意见和建议等。

改革的步伐不仅不会放缓,力度还将更大。记者从现场了解到,2018年,学校将继续推行人事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各方力量为人才服务,积极营造“重才、爱才、惜才”的浓厚氛围,让人才心无旁骛身心愉悦地投身工作。另外,一些“人才新政”也在紧锣密鼓策划中,不久将正式“面世”。

 

2018 ,开启侧重学术交流的柔性考核

高层次人才要不要考核,怎么考核?这是会场的一个热点议题。

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能有多大成就,适度的考核是必要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雷爱文说道。雷爱文2005年放弃海外优越的科研环境来到武大,在有限的条件下做出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是金属有机化学研究领域的佼佼者。他认为,人才的成长靠环境,学校既要对高层次人才全心扶持和培养,也要给予一定的考核压力,这种压力会转化成干事业的动力。

2017年我们取得了很好的成绩,2018年如何可持续性发展?我认为,要居安思危、多练内功。”“青年长江”、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付磊建议,学校和学院(系)借助考核机制让人才自己具备“造血”功能。“我们获得的资源和待遇更多,也应当付出更多、担当更多。

窦贤康透露,2018年,学校计划推出以学术交流为主的“柔性考核”机制,既激发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创新活力和潜力,又能促进人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校园学术氛围更浓郁。

常务副校长谈广鸣讲述了上个世纪中叶桂质廷老教授创建我国电离层物理学、中国地磁学与空间物理学的经历,勉励大家携起手来共创“双一流”。

党委副书记赵雪梅担任过人事部长、组织部长,笑称自己“看到人才眼睛会发光”,鼓励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学者进入学校各层级领导班子。

不少学者现场表示,希望学校提供交流平台,让青年人才自由地进行跨学科交流。

 

2018 ,更多高层次学者给本科生上课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首要职责。“以最优秀的人培养最优秀的人”,是学校的优良传统和立校之本。

例如六院士同上一门课,既是优良传统的传承,也为后辈学者树立了典范。学校还有不少知名专家同上一门课的案例,有许多长期坚持上本科讲台的教授。

我们要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尽力,让科研反哺教学,培养优秀的年轻人,进一步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窦贤康发出呼吁。2018年,他自己也将走上讲台,为本科生讲授专业基础课。

舒红兵说,自己在美国工作时,团队中几乎全是博士后,只有1位博士生;到北京大学后,团队成员全是自己带的研究生,照样做出了很优秀的成果。“我们用心培养本科生,实际上也是在培养学科的后继者。

许多青年学者对为本科生上课、带本科生做科研表现出积极意愿。他们说,可以充分利用自己与本科生年龄接近、共同语言较多的优势,主动开发和挖掘本科生的潜力,把双方的热情结合起来,将立德树人落实到行动上。

会上,大家也反映了具体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困扰,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包括优化学科布局和科研工作环境,推进科研平台建设;探索终身轨道制,健全新进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完善人才服务机制,简化入职流程手续,让人才“少跑腿”;提高职能部门之间政策一致性,及时传递重要改革信息等等。大家畅所欲言,有的问题和建议还比较尖锐,校领导除了对反映的共性问题给予回应,还表示,会后将问题汇总起来进行专门研究和解决,并要求各职能部门和学院(系)积极应对高层次人才提出的问题,相互补位,主动落实。

谋大局,干实事,创一流。我们的2018必然是充满干劲、值得期待的一年。

(摄影:边金鸾、金鑫 编辑:杨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