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审专家:从聊天中寻找弱点 从小动作识破真凶

05.11.2014  13:02

  预审专家吴俊(资料图)

  武汉晚报讯(记者梁爽 通讯员李洋)前日晚,由公安部和中央电视台共同举办的第五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评选结果揭晓,4名湖北民警为代表的“刘汉刘维专案组”当选。作为专案组“四剑客”之一,预审专家吴俊也成为了“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中唯一的一名武汉警察。

  “作为一名警察来说,这是最大的光荣了。”昨天下午,吴俊告诉记者,获奖后他的确非常开心,“不是每名警察都能亲历侦办这样的大案,职业生涯中有这样一笔,很有成就感。

   用20天击垮刘维心理防线

  吴俊是武汉市公安局刑侦局法制大队一中队中队长,担任“1 ·10”专案预审组组长,负责重要嫌疑人审讯工作。在“1·10”专案最为关键的审讯环节,吴俊反复琢磨研究堆积如山的卷宗材料,一个接一个地审讯关联人,体现了高超的侦破、预审专业能力。

  在与刘维斗智斗勇20天后,吴俊令对手彻底缴械。“刘维比较低调,但他黑道朋友多,证据点多。”吴俊说。按既定计划,吴俊与刘维的“聊天”进行了3天,通过聊天,摸清刘维的说话快慢、思维方式,寻找二人交流的共同“频率”。3天后,刘维对吴俊的信任逐渐建立起来。

  “刘维特别善于混淆概念,比如你说他是‘哥佬倌’(四川方言中大哥的意思),他说四川那边谁都是‘哥佬倌’。”吴俊说,“这种情况下,我们死咬着不放,对每句证言进行严格审查,把他逼到墙角,切断退路。

  经过感化和教育,刘维最终坦承:“我有罪,我认罪,我对不起受害人,对不起家人。

   从小动作识破真凶另有其人

  从警19年来,吴俊一直从事预审工作。他是湖北省唯一一名公安部特聘的全国审讯办案专家,获此聘书的全国仅有20人。

  吴俊印象最深刻的,还是2002年的一起投毒案。当时,警方首先排查出一个嫌疑人聂某。然而,吴俊连审了两天,没有任何进展,但聂某每次的供述似乎都在说谎。当天晚上,辛苦了一天的民警正准备吃饭,没想到聂某却开始拍衣服——因为聂某是从田里被带过来的,裤腿上都是泥,此时已经变硬,拍衣服的过程使得办公室内灰尘漫天,民警们的饭也吃不成了,而聂某还“噗嗤”笑了出来。

  别人都在生气,吴俊却说:“肯定不是他干的。”吴俊说,聂某敢做这样的动作,肯定是心里有怨气,心态还比较轻松,犯下杀人罪行的人,绝对不可能有这样的心理。最后,民警们又重新排查,果然发现罪犯另有其人,而聂某其实是一个撒谎没有动机的“谎言成癖者”。

   从闲聊中寻找审讯对象弱点

  “预审没有好的办法,就是打‘心理战’,”吴俊说,“要从闲聊中找到共同话题,也要找到对方的弱点,各个击破,就很容易击溃对方的心理防线。

  2004年3月,在武汉、佛山等地接连发生盒装牛奶被投毒事件。当年4月,涉嫌投毒敲诈的钱某等人被抓获。随着调查深入,警方发现钱某还很可能涉嫌一宗杀人重罪,然而,当时和钱某一起作案的2人均已死亡,犯罪事实如何相互印证?只能靠撬开钱某的嘴。

  吴俊和钱某同年,又都是出身农村,他就从这些方面入手,和钱某聊天,最终达到了无话不谈的地步。说到最敬爱的哥哥,钱某眼泪直流。根据钱某的供述,警方最终查明,1999年4月,他在襄阳伙同他人持枪入室抢劫,致一人死亡、两人重伤。

  在交代完所有犯罪事实后,钱某还对吴俊十分依赖,经常要求吴俊来陪他聊天,以减轻面对死刑的压力。

   (见习编辑 金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