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21个项目纳入国家非遗名录 三国传说等在列

05.12.2014  13:26

  3日,国务院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53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53项)。湖北省有21项入选,涉及民间文学、曲艺、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全部十大门类。

  其中含三国传说、尹吉甫传说、伯牙子期传说、跳三鼓、武汉杂技等5个新增项目和苏东坡传说、老河口锣鼓架子、潜江草把龙、土家族撒叶儿嗬(巴东)、土家族撒叶儿嗬(五峰)、郧阳凤凰灯舞、越调、楚剧、岳家拳、通山木雕、麦秆剪贴、恩施玉露制作技艺、赵李桥砖茶制作技艺、镇氏风湿病马钱子疗法、泽林旱龙舟、郧西七夕等16个扩展项目,共21个保护单位。但此前武汉市民呼声较高的武汉热干面并未入选。至此,湖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新增到127项。

  据记者了解,第四批国际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自去年底开始申报,湖北省在400多个省级项目中,精挑细选了30个项目上报文化部,最终成功入选21个,其中民间文学就包括三个。湖北省非遗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湖北省有五个地区都有三国传说流传,此次湖北省非遗中心整合了这5个地区的资源,使得三国传说的面貌更全面,文化传承更深厚。伯牙子期传说也将汉阳区和蔡甸区的传说进行了整合。

  此外,此次入选项目中,生产性保护项目就包括了通山木雕、仙桃麦秆剪贴、恩施玉露制作技艺、赵李桥砖茶制作技艺和镇氏风湿病马钱子疗法这五个。据记者了解,这五个项目都在生产性保护方面有了突破,打开了市场局面。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