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10项举措打击“号贩子” 三甲医院将实行就诊实名制

07.03.2015  11:35

(长江日报 通讯员孙伟 唐时杰 记者岳源)昨日下午,武汉警方会同全市24家三甲医院、省市卫计委等部门推出10项举措,长效治理医院门前“号贩子”。我市将在三甲医院推行就诊实名制,堵上被“号贩子”利用的漏洞。

据了解,此前到医院就诊,虽然挂号时需要实名登记,但在就诊时,医生很少查验核实患者身份。“号贩子”可以他人身份屯号,再高价卖给患者。

昨日推出的10项举措,明确提出要建立实名预约、实名挂号、实名就诊制度,“号贩子”手上用非患者本人身份挂的号将成为废号。

此外,打击“号贩子”10项举措还包括:按照“一院一专班”要求,建立“号贩子”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专班;健全完善公安分局、派出所与医院联动机制;医院警务室工作前移,在知名专家出诊重点时段,在其门诊室门口设立警务服务台;在医院挂号大厅悬挂横幅,诊疗室门口设立提示牌,电话预约和网上预约实行语言提示和弹窗提示;挂号高峰时段,在挂号窗口、自助挂号机旁等重点部位安排保安人员引导;对医院“号贩子”照片、基本情况、经常使用身份信息建立基础档案;在医院挂号、划价、收费、候诊区加强视频监控;对列入黑名单人员拒绝或限制挂号;警方坚持每周研判“号贩子”,明察和暗访,确保解决好“号贩子”问题。

今年1月初,有群众向公安机关反映医院门前号贩子活动猖獗。截至目前,全市共抓获各类号贩子17名(含2个号贩子团伙),其中刑拘2人、行政拘留11人。

责编:邓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