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非遗进校园”活动在武汉理工大学举办

17.06.2015  14:09

    新华网武汉6月17日电(刘晓丽)15日,“武汉理工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微平台发布仪式暨2015年文化遗产日展示活动”在该校举办。活动以图文形式展示了非遗基本知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类别、四项人类项目、湖北省国家级传承人等相关信息。10个项目的非遗传承人进行了现场展演。

    “师傅,这些图案都是全手工雕刻的?!”孝感雕花剪纸展台前,围满了啧啧称奇的学生。龙凤图,槐荫记……刻刀翻飞之间,看上去精细复杂的剪纸图案便一点点呈现在眼前。

    “雕花剪纸需要细致与耐心,要雕出完美的图案,最重要的是图案中间空隙的去白,刀法必须流利且工整。”该项目传承人一边演示一边介绍说。

    “阿姨,您这个绣活是不是类似于十字绣呢?”黄梅挑花展台前,有学生对展台上用传统布料绣出的工整细密的图案提出了疑问,这些作品一眼看上去与十字绣作品颇为相似。

    该项目传承人石女士笑吟吟地将绣品反过来,“看到区别了吗?”。看着依然有些疑惑的围观人群,石女士解释道:“大家看背面,我们的挑花一根线走到底,没有针脚走交叉的线,背面和正面一样清晰整洁。

    ……

    除此以外,汉绣、铅锡刻镂技艺、楚式漆器髹饰技艺、刘泥巴剪纸、木版年画、仙桃麦杆画、红安绣活、通山木雕等现场绝活,一招一式演绎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和韵味。

    据悉,该活动由武汉理工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办,作为湖北省首批1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之一,该研究中心担负着对湖北省非遗文化收集、整理、继承和发展的重任。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王乾坤表示,武汉理工大学在文化建设方面做着不懈的努力,艺术与设计的背景即历史与文化,本次活动结合我国第十个“文化遗产日”举办,将民族的历史的与现代文化相结合,能更好地对民族文化进行继承和弘扬。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晓慧介绍了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三种最主要方式——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和生产性保护,吸引了众多学子对非遗保护的关注。对湖北非遗文化有兴趣的群众还可关注武汉理工大学非遗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非遗所思”,该平台将致力于呈现丰富的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展示传承人的经典作品,帮助社会大众更直观更便捷的了解和接触湖北本地经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编辑 毛丽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