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可以更接地气

12.10.2015  11:53

  10日上午,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审议了《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以立法的形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这对于社会转型过程中,正迅速消亡的不可再生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利用和发展来说,无疑都是十分有益的。

  一个城市文化的发展囊括了无数内容与细节,而用立法的形式来保护非遗,这是城市对于文化认识上的一次提升。以往,我们提及城市文化的保护,往往只聚焦到街头巷尾的器物上,对江城地标建筑黄鹤楼的修缮,对江汉关钟楼机械大钟的维修……如今聚焦点同样放在无形文化的保护上,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迅速消亡的大背景下,则显得更为紧迫和关键。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一座城市的“流动记忆”,武汉作为一座老城,拥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化和值得保护的文化内容。无论是在中国戏剧史上影响并催生京剧产生的汉剧,还是被称为“神功绝技”的汉阳高龙,抑或是蜚声三楚的汉绣,以及中国四大名面之一的热干面,都在记录着武汉的城市记忆,彰显着武汉不一样的城市精神。

  只不过,在入法预保护的42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并非每一项都是武汉老百姓所耳熟能详的。其中的许多可以说只是书本记载过,甚至闻所未闻的。如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回归生活,让更多武汉老百姓了解、认识、熟悉并参与,才是最持续的方式。

  即便是热干面,虽已是市民早餐品种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但对于在热狗、汉堡等西餐文化影响下长大的新生代来说,未必具有不可撼动的吸引力。况且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地道的老牌早点糯米鸡、欢喜坨、酥饺做的人少了,吃的人也少了,也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这些都是在提醒,怎么让我们所习惯的文化习俗延续到下一代上是个不得不思索的问题。一些西餐厅为了招揽顾客,手把手教人拉花学西餐工艺,效果就不错。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样也需要采取一些有意思的方式,去拉近人与非遗之间的距离。

  在传统社会,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传承往往是家族式的。但现代社会,完全可以采取更加开放的形式,如何开辟一个良性的人才流入的机制和渠道,让有兴趣的人加入传承,毫无疑问才是更有效果的。

  用立法这样的最高形式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传达了我市对于非遗保护的态度和重视程度。但法律只是保护非遗的一种手段,保护得以实现要更多细节的进一步完善和操作,而不止于强制性的要求,我们所最需的依旧是对非遗沿袭行之有效,更接地气的方式和方法。

(见习编辑 金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