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兴发集团打造“昭君和亲路经济走廊带”

02.11.2014  19:05
2014昭君文化国际论坛 中新社 刘良伟 摄 宜昌市副市长王应华致辞 中新社 刘良伟 摄 兴山县委副书记、县长汪小波致辞 中新社 刘良伟 摄 兴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韩国红主持仪式 中新社 刘良伟 摄 中国民族学学会昭君文化研究分会会长郝存柱发言 中新社 刘良伟 摄

   中新网湖北新闻11月2日电 (刘良伟 董晓斌 蔡亮)11月1日至2日,在兴山县举办的“2014昭君文化国际论坛”上,兴发集团提出了打造“昭君和亲路经济走廊带”的战略构想。

  记者了解到,这条走廊的起点为兴山县昭君村,终点是乌兰巴托,全长近5000公里,国内沿途涉及鄂、豫、陕、晋、蒙5省区和宜昌、荆州、荆门、南阳、朔州等37个中小城市,辐射人口约1亿人,经济总量约3万亿元。

  兴发集团总经理易行国告诉记者,打造这条经济走廊带,没有行政的手段,只能采用市场的办法,通过搭建“昭君文化(国际)论坛”和“昭君文化旅游商品交易会”这两大平台,强化区域合作,加强信息沟通,实现优势互补,差异化发展,滚动式开发、形成特色旅游产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昭君文化论坛正式开幕之前,主办方推出打造“昭君和亲路经济走廊带”专场研讨,专家学者建言献策,台上台下嘉宾互动,气氛特别热烈。中国民族学会昭君文化研究分会会长郝存柱、呼和浩特市文物处长、昭君博物院院长武高明、山西省右玉县原政协主席王功德等嘉宾争先恐后建言献策。

  武高明说,打造“昭君和亲路经济走廊带”这个战略的提出,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因为这条经济走廊带沿线城市都可以打“昭君牌”,这是发展旅游产业的无形资产,谁打得巧、打得好,谁就能从中受益。这条经济走廊带跨度很大,必须有政府主导和市场传导相结合,才能互惠共赢。

  中国《史记》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张大可、台湾成功大学教授张高评、内蒙古大学教授马冀、武汉大学教授尚永亮、湖北大学文学院教授蒋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邓爱民、三峡大学教授阚如良等知名专家学者在交流发言中,对打造“昭君和亲路经济走廊带”等提出不少建设性意见的建议。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并多次强调要将文化产业打造成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因此,携手打造“昭君和亲路经济走廊带”正当其时,机遇难得,不可错过。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