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令”为何管不住外卖

20.04.2016  11:19

  张松超

  如今外卖市场越来越火爆,庞大订单的背后,是不容忽视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外卖垃圾基本处于无人回收的状态,除去餐盒、一次性筷子等垃圾不说,单是15天所用塑料袋就可覆盖整个西湖。人们在享受网络外卖便捷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成本。(4月19日中国新闻网)

  观念的引导和转变,向来都是一个长期过程,但“限塑令”已实施了多年,为何对外卖市场却失去了约束力?外卖垃圾基本处于无人回收的状态,与国外的外卖市场形成了一个鲜明对比。

  在美国和德国,外卖包装多为可以回收的纸盒、纸袋,居民还自觉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日本最大的外卖公司玉子屋,将人性化服务一直延伸至用户用餐之后,其提供的外卖盒子十分美观,等到用户用餐完毕后会上门来回收,同时给予用户一定补贴。有人会说,这不是增加了外卖成本吗?但实际上,玉子屋稳坐日本外卖行业头把交椅,至于节约下来的环境成本,更是难以估量。

  回收外卖垃圾,也是掌握用户信息的一个有力途径,有助于在下一步的服务中做到更加精细化。反观国内的网络订餐平台,仍处于一种粗放经营的阶段,热衷于融资和规模扩张,却忽视精细化的服务与用户体验。外卖垃圾仅仅是该现象的一个侧面而已,不断被媒体曝光的卫生问题,又何尝不是无序化的必然结果呢?

  “十三五”规划纲要已经明确指出,“限制一次性用品使用”、“健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与再生资源回收的衔接”。显然,外卖垃圾的现状,不仅与绿色发展的理念相违背,也与现行法律法规不合,必须加以规范。要让“限塑令”令行禁止,需要政府、企业、民众真正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尽快行动起来,形成三方合力,遏制白色垃圾泛滥。

(编辑:刘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