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鄂赣打造城际交通网络 省会城市之间两小时通达

17.04.2015  10:40

  (长江日报 记者鞠頔 通讯员高斌)

   打通省际“断头公路

  建设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的“三角形、放射状”城际交通网络,实现省会城市之间2小时通达,省会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1—2小时通达。

  近年来,长江中游三省已相继打通10余条高速“断头路”。去年末,连通鄂赣两省的武穴长江公路大桥正式开工建设,该桥连接湖北省黄冈市武穴和江西省九江市瑞昌。此外,连通湖南的武深、江南、恩来高速也已全面启动建设。

  记者从湖北省交通厅获悉,在2020年以前,湖北省高速公路的省际通道将达29条,与湖南对接的有8条,与江西对接的有4条。届时,长江中游城市集群中的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鄱阳湖经济区之间的“三小时城际交通圈”将更通畅。

   武石城铁延长线将直通九江

  加快推进快速铁路建设,形成覆盖5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快速铁路网。

  推进交通综合枢纽建设和客、货运枢纽建设,推进客票一体联程、货物多式联运等方式,开通国际货运班列,加强多种交通方式有机衔接。

  目前,以武汉为核心至邻近省市两小时高铁圈基本成型。目前计划武石城铁延长线将直通九江,湘鄂赣三省的两小时城际高铁交通圈也即将完成。

  根据规划,武石城铁将从大冶北站延伸至江西九江,形成武九客运专线,并与向莆(向塘至莆田)铁路客运专线相连接,形成时速250公里快速客运大通道。新建大冶北至阳新铁路从武黄城际铁路大冶北站引出,自西向东沿长江南岸而行,经大冶市、阳新县进入江西省境内。

  去年,首趟“中欧”班列常态化开行后,武汉邀请长沙、南昌、合肥参与“中欧”铁路国际货运班列项目合作,湖南、江西等邻近省份货源纷纷运至武汉,再乘“中欧”班列抵达欧洲。

  铁路部门透露,包括湖南、江西在内中东部6省区货源,今后将在武汉铁路中心站集结,中欧(武汉)班列物流集聚效应凸显。

   万吨级海轮可直达武汉

  建设形成以长江航道为主轴,汉江、洞庭湖水系、鄱阳湖水系为补充,干线畅通、干支衔接的长江中游内河航道体系。加快实施长江安庆至武汉、武汉至宜昌段重点水道航道整治工程,加强航道工程模型试验研究,推进长江干线航道系统化治理。

  航道水深不足,成为制约长江航运的关键瓶颈。目前,武汉至安庆段航道水深偏低,长江中游从宜昌至武汉、九江、安庆段航道仅有3.2米至4.5米的水深,远远低于上游三峡库区水深,与下游6米以上标准也存在巨大差距。

  根据国家规划,正在实施的长江干流航道整治工程,整治后长江干流武汉至安庆航道水深6米、宜昌至武汉4.5米,简称“645整治工程”。

  省交通厅负责人表示,6米水深航道如果在武汉实现,则万吨级海轮可常年直达武汉,武汉对长江上中游的集聚作用将得到极大提升。从水运意义上说,湖北将由内陆变成沿海,成为中西部的“出海口”。按照规划,未来5年,长江中游散货船吨位将提高约37%,运费率将下降12%,可节约燃油约11.5万吨,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约37亿元。

   武汉中部地区航空枢纽正在形成

  强化武汉天河国际机场、长沙黄花国际机场的区域枢纽功能。

  加快武汉、长沙、南昌等临空经济区建设。

  去年武汉开通至旧金山、莫斯科、巴厘岛、甲米、马尔代夫、阿拉木图等国际及地区航线,累计达到31条;国际及地区旅客吞吐量131.3万人次,居中部第一。

  同时武汉作为中部地区航空枢纽作用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邻近省市游客选择从武汉搭乘飞机前往欧洲。法航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从武汉飞往巴黎的航班,有近两成旅客来自湖南、江西等邻近省份。

  武汉市交委透露,今年将建成天河机场第二跑道,T3航站楼、天河机场交通中心主体结构封顶。拓展武汉至澳洲、欧洲、美洲等国际航线,新开国际及地区航线3条以上,加密武汉至日韩近洋航班。

   武汉应加强在全国配置资源能力

  【规划摘录】

  依托产业基础,发挥比较优势,强化分工协作,联合开展科技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淘汰落后过剩产能,共同承接产业转移,不断提升产业和产品竞争力,打造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基地,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本地解读】

  武汉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李光认为这对武汉市来说是好消息,“以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来看,武汉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产业为主。而在国家层面第三产业比重已超过50%,武汉或将迎来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机遇期”。

  李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长江中部城市群应构建城市群的利益共同体,协同打造中国经济新的支撑带。武汉应利用机遇,在部分产业项目上“主动与别人整合”,着力培养引领、集聚、辐射作用,提升综合服务功能,主抓高附加值产业。

  此前,多位学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主要城市在产业方面有较大雷同,产业一体化可能会成为城市群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李光认为,相比于城市群内其他中心城市,武汉在《规划》提及的产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一看规模、二看配套,武汉在汽车、冶金、石油化工等产业主体框架已初步形成”。他建议,作为正在创建中的国家中心城市,武汉应加强在全国配置资源的能力,比如提升服务业比重、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城市研发、金融、创意实力,“让城市群其他城市的资源到武汉来配置,为它们的发展提供服务”。

  链接>>>

  市发改委:下一步工作将更细化

  昨日,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规划》出炉,在原有工作基础上,市发改委下一步工作将更细化、操作性更强。据了解,落实《规划》的举措已有考虑,尚未有正式文件发布。

  早在2012年2月,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已在武汉签署了《加快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合作框架协议》。而《规划》从2013年启动编制到获批,历时两年,如果算上前期三省份的互商、研讨,则历时五年之久。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会商会上,已先后形成《武汉共识》、《长沙宣言》、《合肥纲要》。城市群内部已经开展很多合作,如异地医保卡的使用、公积金互认、打通断头路、旅游合作等。

  “下一步的工作将更细化、更具操作性”,这位负责人表示。(记者张隽玮)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