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节气

28.10.2014  13:53

      农历二十四节气是我国自然科学史上的一朵绚丽奇葩,是先民们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对气候、物候变化的实践总结,在我国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世界农业发展史上也是一枝独秀。
      古老传奇的节气名称
      谷雨节气始断霜,南北各地农事忙。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雨水明显增多,南方、北方的农民开始备春耕了。“谷雨”节气的命名还有感人的故事。《淮南子》记载:公元前30世纪初至公元前21世纪初,黄河流域的部落酋长黄帝得知仓颉造字成功,深感仓颉的功劳应该大力表彰,他号召臣民共同学习。于是,他将“谷子雨”这天作为一个节日,名叫“谷雨”。每年“谷雨”这一天都要欢歌狂舞,感谢上苍。这正是:仓颉造字惊黄帝,黄帝知情要表彰。谷子雨日叫谷雨,欢歌狂舞岂寻常。
      “惊蛰”节气的最早名字叫“启蛰”。因为避汉景帝讳,“启蛰”就变成了“惊蛰”。到了唐代,启蛰的名称又被重新使用。由于习惯的原因,《大衍历》恢复使用“惊蛰”名称,沿用至今。在现代汉字文化圈中,日本国仍沿用“启蛰”名称。
      不科学的平均划分
      我国农历的一年是360天,春夏秋冬四季平均各占90天,这个平均是不科学的。北方冬季漫长,春、秋二季十分短暂。农历把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四季的始日也是不科学的,未能反映出气候与物候的对应关系。所谓“立春春始”、“立夏夏始”,实际上并非如此。
      人们通过对杏花开、燕子来、柳絮飞等自然景物的观测、分析并结合农事活动,提出现代物候学观点——把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候温)稳定通过10℃的时候作为冬去春来的标志。10℃—22℃是春季,≥22℃便是进入夏季了。以现代气候学的“候温”标准来确定四季的始日才是科学的。
      有趣的180天间隔配对
      二十四节气中,有个有趣的“立立”、“大大”、“小小”、“至至”、“分分”配对现象——立春配立秋、立夏配立冬、夏至配冬至、春分配秋分、大暑配大寒、小满配小雪、小暑配小寒等等,间隔都是180天。还有一些杂配间隔也是180天——如雨水配处暑、惊蛰配白露、清明配寒露、谷雨配霜降。
      两种节气排序的时间纠葛
      节气的定义说:“根据昼夜的长短、中午的日影高低等,在一年的时间中定出若干点,每一个点叫一个节气。”节气表明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也就是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以太阳到达黄经0°为“春分”始日,因此春分为二十四节气之首。而“立春”始日是太阳到达黄经的315°,反倒排在二十四节气的第22位了。
      天文学上一天等于1度
      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是恒定的,节气是以太阳到达黄经的度数来确定的。在天文学上,太阳绕黄经360°为一年,而一年二十四个节气,这样,每个节气为360°÷24﹦15°。若360°÷360天,则每天等于1°,即太阳每到达黄经1°就是一天,或者说一天就是1度.当然这是根据农历一年360天得出这个结论的。按公历说就不是这样了,因为公历一年是365天。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