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通关一体化改革下月启动

28.11.2014  11:25

  原标题:长江经济带通关一体化改革下月启动

                宜昌六百家企业将获更多红利

  昨日,宜昌海关召集全市部分进出口企业举行长江经济带海关区域一体化改革政策宣传会。12月1日起,通关一体化改革将从长三角地区扩展到整个长江经济带海关。届时,宜昌600余家企业可根据实际需要,自选口岸及通关方式,方便快速通关。

  9月22日,长江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率先在上海、南京、宁波、杭州、合肥5个海关启动。12月1日起,长江中上游南昌、武汉、长沙、重庆、成都、贵阳、昆明7个海关亦将加入,从而实现长江流域“12关如一关”。

  此轮改革对宜昌企业有何利好?宜昌海关关长余洪川介绍,这一改革释放出的红利主要表现在通关模式将打破企业等级障碍、企业将拥有选择查验地点的自主权、报关企业将打破异地执业障碍等。

  据介绍,我市海关注册企业共600余家,其中级别为A类以上的企业55家,AA类企业2家。过去只有A类级别以上的企业才能使用“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和“属地申报、属地放行”模式。12月1日后,B类以上企业在12省市各海关进出口的货物,可自主选择向经营单位注册地、货物实际进出境地海关或其直属海关集中报关点办理申报、纳税和查验放行手续,并可自主选择任何一种通关方式。

  余洪川说,企业如果进口有无尘化开箱要求的精密机器设备向上海海关申报,以前必须在上海海关完成查验工作。12月1日后,可由企业根据物流需求,自主选择在口岸或属地海关监管场所实施查验。对需转运分流到属地监管场所实施查验的,进出境货物及其运输工具应符合海关途中监管的要求。过去,在宜昌海关注册的报关企业如需到长江沿线其他海关报关,每增加一个口岸,需要50万元注册资本,并拥有3名以上报关员。一体化改革后,报关企业可在长江经济带各海关从事报关服务。

  一体化改革后,12个海关原有的12个审单中心将保留3个,全球7700多个税则号列的商品将按照分工不同流向其中一个审单中心审核,审单结果全区域通行无阻,这将极大便利宜昌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通讯员孙孝华、孙芙蓉,记者章良、王夙志)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