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的战略着力点

02.07.2014  15:41

    中国经济时报讯(记者魏昊星 柳洁)万里长江,雄浑壮阔,浩浩荡荡。6397公里,从青藏高原奔腾而来,蜿蜒11个省、市。    

    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时提出,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天后,李克强总理在重庆召开11省市座谈会,研究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问题。

    一盘谋划良久的战略新棋局悄然展开。

    打造经济新支撑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1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打造长江经济带,会议认为,发挥黄金水道独特优势,建设长江经济带,是新时期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和对内对外开放相结合、推动发展向中高端水平迈进的重大战略举措,既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由东向西梯度推进,形成直接带动超过五分之一国土涉及近6亿人的发展新动力,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缩小东中西差距;又能优化经济结构,形成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互动,打造新的经济支撑带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开放合作新平台。

    这项决策将史无前例地把中国东、中、西部连贯打通,形成一个巨大的核心增长极。“这是改革开放30多年,国家实施沿海开放战略后,向内陆地区推进建设经济带的重要一步,其战略意义重大而深远。”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说。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史显示,大江大河流域经济的发展往往对所在国家、地区的竞争力和经济实力有着决定性影响。二十世纪密西西比河流域的振兴,推动了美国的强势崛起,而莱茵河流域发展,促进了法国、德国和荷兰的长期繁荣。

    长江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三大河流,长江流域的人口、淡水资源和粮食产量均占全国三分之一。2013年,沿江九省二市GDP总量约占全国的45.6%;中国城市GDP最新排名中,沿江九省二市在前50强中占据20个席位,其中上海、重庆、武汉、南京分别位居第1、第7、第9和第13位。

    “长江经济带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侯永志说。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了全国31个省(区、市)2014年一季度GDP数据也印证了侯永志的观点。与全国一季度7.4%的增速相比,长江经济带共9个地区的增速均超过了全国水平。

    侯永志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当前中国正处于发展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叠加阶段,经济增长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建设长江经济带表明我国在提升东部沿海发展质量的同时,重视做好内陆开发开放。中西部沿长江区域要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加大力度推进对内对外开放,大力推进城镇化,让更多的农业人口有序进城,加强城际间联系,把发展潜力和空间释放出来,进而为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支撑。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孔伟明认为,长江经济带承东启西、辐射南北,是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去年8月,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落子长江龙头城市上海,长江流域的改革开放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