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非遗绝活武汉集中亮相

20.06.2014  11:09

  中新社武汉6月19日电 (记者 张芹)武汉第三届非遗艺术节暨长江流域非遗展19日晚开幕。湖北的汉秀、剪纸、木雕船模,以及来自长江流域的青海、云南等11省市的版画、微雕、纸绣等,近百项非遗绝活首次齐聚武汉。

  当晚开幕式现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龙从发等踏上“红毯”,出现在观众眼前。据介绍,此次展览是湖北省历年来展览面积最大、展出项目最多的非遗主题展览。

  长江流域的古老文明早已享誉中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数不胜数。据统计,在1028项国家级非遗名录中,长江流域有619项。本届非遗艺术节将蜀绣、庐州木雕、彝族撒尼刺绣、掐丝唐卡等非遗项目分片区布展,在每个区域内设有非遗传承人表演区。

  开幕式现场,汉剧、滇剧、湖南花鼓戏同台技艺。本届非遗节除强调原生态呈现外,还特别注重现场互动性和市民参与性。在传承人互动表演区,木雕船模、汉绣、剪纸、麦秆画等传承人精湛的技艺令人叹为观止。

  来自西宁的唐卡传承人陈玉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藏艺文化热”的兴起,唐卡这种原本仅在藏传佛教寺院和信众家中悬挂的宗教卷轴画,逐渐成为艺术收藏者的新宠。她表示,将通过此次非遗展向更多人展示这项古老艺术。

  据主办方介绍,为期4天的非遗展还将陆续推出艺术节展演、与非遗传承人零距离、非遗精品展销等系列活动,届时,民众可到现场体验纺、绣、画、刻、雕等几大类非遗产品的制作过程。

  “在武汉的天然氧吧汉口江滩欣赏到这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感觉很棒。”武汉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将博物馆、艺术馆里的展览搬到市民日常娱乐场所,更加接地气,让普通市民感受到这些珍贵的非遗艺术就在自己身边。(完)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