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电开发被指太过:企业利益勾结地方利益

05.05.2016  10:36
2015年4月20日,长江边的生活垃圾和死鱼。湖北宜昌市,长江古老背渡口至新码头江段,垃圾聚集在长江岸边,随江水涨落浮动。荷莲/视觉中国 - 新浪湖北
来源: n.sinaimg.cn
  2015年4月20日,长江边的生活垃圾和死鱼。湖北宜昌市,长江古老背渡口至新码头江段,垃圾聚集在长江岸边,随江水涨落浮动。荷莲/视觉中国

  原标题: 长江经济带:从大开发到大保护

  今年54岁的李后强至今怀念小时候在长江边钓鱼、放羊的好时光。如今,身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的他还记得当年参加长江防护林工程种树的经历,“40多年过去了,今天的人们还在享受当年种树的好处。

  “不过,后来搞经济建设、农业生产,过度开发,导致长江从上游到下游被破坏得‘千疮百孔’。”李后强说,今天回过头来看,当年的开发得不偿失,想要恢复长江的生态,需要很长时间。

   建设调子“大逆转

  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而就在几个月前,长江经济带还在走大开发的路子。2015年9月,有媒体在报道长江经济带规划纲要时说,长江经济带是横跨东中西、连接南北方的重要轴带,有望成为“中国经济脊梁”,“其将于沿海、沿江先行开发,再向内陆地区梯度推进,如充分发挥,将形成我国东中西开发的主轴带”。

  仅就沿江11个省市占全国四成的经济总量而言,把长江经济带形容为“中国经济脊梁”并不为过。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目的是进一步开发长江黄金水道,加快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那时,“经济”是关键词。据新华网报道,2014年12月,重庆市提出,至2020年,预计将在基础设施等领域投入1.2万亿元,着力建设长江经济带西部中心枢纽、内陆开放高地、新兴产业高地、国家中心城市,打造连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点。

  2015年5月,地处长江之腰的湖北省发布旨在落实国务院意见的《关于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提出了“祖国立交桥”、长江中游核心增长极、内陆开放合作新高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发展定位。

  几个月之后的2016年1月,长江经济带建设的调子出现了“大逆转”。随后,沿江省市党委政府很快形成共识。以湖北省为例,2016年4月,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座谈会上,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说,要充分认识湖北在长江经济带建设、长江生态保护中的使命和责任,切实把“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这一战略定位贯彻落实好。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