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救援志愿队队员:组织的感觉让人更有力量

27.11.2014  12:21

  昨日,武昌疾控中心9楼一间会议室,生命阳光公益救援中心常务副主任王辉对长江救援志愿队黄鹤楼冬泳队的队员们进行救援培训

  记者胡冬冬 摄

  长江日报讯(记者刘智宇)对1150名长江救援志愿队队员来说,冬泳队队员之变,变的绝非只是身上的标签。

  曾经,“我冬泳,我健康,我快乐”;而今,“我冬泳,我健康,我奉献,我快乐”。

  曾经,江中救人乃顺手而为;现在,必须自觉当成分内的事,甚至是任务。

  “我们是一个团体,是一个组织”。许多长江救援志愿队队员告诉记者:组织的感觉让人不再有孤独感,让人更有力量。

   上课后,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救人

  培训,队员们懂得了救生是一门学问

  回想2010年5月第一次接受救援培训时的情景,长江救援志愿队王家巷冬泳队队员陈建钢用“尴尬”来形容:救了那么多人,直到上培训课后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救人。

  “看到江里有人溺水,不停地上下扑腾,应该怎么办?”培训老师问。“马上跳下去救人!”陈建钢脱口而出,其他队员也纷纷点头。“不对,应该先呼喊队友,带上游泳圈等救生器材后再入水。

  “长江救援志愿队成立之前,救人完全凭一腔热血。”回想起自己多次在水中被溺水者“熊抱”的情景,陈建钢阵阵后怕。这堂课上,他牢牢记住了“岸上救生优于入水救生“、“器材救生优于徒手救生”、“团队救生优于个人救生”等救生原则。

  这堂培训课,主讲老师是生命阳光公益救援中心常务副主任王辉。

  开课前,她曾暗暗担心,志愿队员们“江湖气”重,开课前叽叽喳喳闹个不停,这课还怎么上?令王辉惊讶的是,一开课,这些平均年龄55岁的队员们认真得如同十七八岁的高考生。1个小时的午休,队员们嫌太长,匆忙吃完盒饭,立即申请提前开课。

  王辉很快明白,队员们之所以认真,是因为他们“真的是想救人”,而且他们知道,“学的东西能救命”。

  2010年6月的一个傍晚,长江救援志愿队平湖门冬泳队队员们从江中救起一名溺水超过5分钟的年轻人。1个月前刚刚参加培训的队员胡云熟练施展心肺复苏术,当场将呼吸全无的年轻人救活,现场惊呼一片。

  从此,长江救援志愿队队员们接受培训的热情越发高涨,施救时团体协作越来越熟练,底气也越来越足。

  2010年至今,长江救援志愿队类似培训已开展7次,超过300名队员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