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长江报】加强水土保持 建设美丽湖北

16.02.2016  11:25

□王忠法 

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的正式颁布施行,是湖北水利改革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为依法推动湖北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也为推进湖北水生态文明建设、营造城乡和谐宜居环境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实施办法》出台过程中,湖北省人大、省政府法制办倾注了大量心血,省直有关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社会各界特别是新闻界的朋友们关心、关注水土保持工作,加速了《实施办法》的立法进程。 

湖北省是全国水土流失严重的省份之一,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6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9.85%。究其形成原因,既有地理区位、土壤地质、水资源分布等自然因素,更有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新的水土流失不断产生等人为因素。大范围的水土流失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土地肥力下降,江河湖塘淤塞,生态系统失衡,生物生存环境受到严重不利影响,也危及到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 

自1994年湖北省人大颁布实施《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以来,湖北省水土保持法规建设逐步完善,依法治理水土流失不断加强,边治理边破坏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经过20多年时间不懈努力,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已由6.85万平方公里减至3.69万平方公里。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大别山老区、幕阜山区等一大批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地区在实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后,已发展为我省重要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生态旅游观光带。武汉、鄂州、咸宁等城市,有效控制生产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结合城市水系整治和生态园区建设,进一步美化了城市生态环境,改善了人居环境。 

十二五”时期,是湖北省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作力度最大、成效最显著的时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地认真贯彻“绿色决定生死”纲要,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着力抓好“四项措施”,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141平方公里。一是抓好预防监督。依法推进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开展水土保持执法检查1.9万次,比“十一五”增加90%,督促落实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防治经费435.78亿元,比“十一五”增加234%。二是抓好综合治理。争取财政投入与吸纳社会资本相结合,投入资金89.29亿元,比“十一五”增加4.6倍,受益范围由“十一五”的32个县、65万人,扩展到52个县、110万人,人均治理增收2600元,比“十一五”增长136%。三是抓好监测能力建设。水土流失监测网络站点建设数、监测数据采集量、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数分别为31个、200G、10个,均比“十一五”翻了一番以上。四是抓好水土保持基本国策宣传工作。开展宣传教育活动800余次,新创建国家级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示范区数量12个,是“十一五”的3倍。全社会对水土流失危害逐步了解,对防治水土流失持续关注,对做好水土保持工作越来越关心、支持力度越来越大。 

依法防治水土流失,促进美丽湖北建设,水利部门重任在肩、责无旁贷。湖北省将以《实施办法》颁布实施为契机,切实加大学习宣传贯彻力度,全面推动全省水土保持工作再上新台阶,努力为文明湖北、美丽湖北建设做出新贡献。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突出两个“率先”,即:水利系统干部职工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带头,水利工程率先依法执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研究细化学习贯彻方案,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在人员、经费方面给予充分保障,确保宣传贯彻工作有序实施。 

二是完善配套制度。围绕落实《实施办法》确立的强化目标责任考核、建立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补偿制度、落实水土保持设施“三同时”制度、鼓励民间投资等事项,及时推动出台相关配套规范性文件,为《实施办法》有效落实提供完善的制度体系支撑。 

三是加强履职尽责。在推动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提高水土保持“三率”上下功夫,依法严格查处和曝光违法行为,扎实推进水土保持监督执法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执法队伍和水土保持技术保障体系。 

四是凝聚工作合力。水利部门将积极争取各级人大、政府关心支持,密切加强与有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协同落实《实施办法》中关于规划制定、综合治理、经费保障、监督执法等方面的法规制度,为依法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强大合力。                   

(作者系湖北省水利厅厅长) 

   

重塑青山看荆楚 

——湖北省“十二五”水土流失防治亮点回眸 

 

 

  恩施州少数民族地区水土保持助力人水和谐

宜昌市夷陵区水保经果林喜获丰收

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保康风貌

竹溪县“丹治”小流域治理富民美村

 

□本报记者  杨亚非  特约通讯员  贺俊  覃勇

水土流失面积持续减少、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农民致富步伐明显加快……刚刚过去的“十二五”,是湖北水利大发展的五年,水土保持生态治理也掀开了新的篇章。 

与“十一五”相比,湖北省“十二五”期间年均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由1200平方公里提高到2000平方公里以上,争取财政投入与吸纳社会资本增加4.6倍,受益范围增长136%,开展水土保持执法检查增加90%,督促落实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防治经费增加234%,水土流失监测网络站点建设数量、监测数据采集量、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数均增加一倍,开展的宣传教育活动和新创建国家级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示范区数量均是“十一五”的3倍。 

同时,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大别山老区、幕阜山区等一大批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地区在实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后,已发展为湖北省重要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生态旅游观光带。武汉、鄂州、咸宁等城市,有效控制生产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结合城市水系整治和生态园区建设,进一步美化了城市生态环境,改善了人居环境。 

湖北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处处长吴遵雄表示,“十二五”期间,全社会对水土流失危害逐步了解,对防治水土流失持续关注,对做好水土保持工作越来越关心、支持力度越来越大,水土保持为建设美丽湖北、推动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高位推进  奠定治理之基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万物之本。长期以来,由于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湖北的山丘区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湖北成为全国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 

湖北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水土流失治理,连续三年把以实施“丹治”工程为重点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不断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深入水土流失区调研,现场办公协调解决水土保持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级政府也把水土保持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为水土流失防治任务的完成提供了强有力保证。 

五年来,湖北水土保持迎着政策的春风,步步为营、强势推进,无论是法规规划,还是预防监督,无论是监测预报,还是国策教育,均呈现出跨越式发展态势,为全省水土流失治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制定,到《湖北省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施行,从《全省水土保持规划大纲》到《湖北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实施规划(2013-2017年)》,再到批复了“丹治二期”、“革命老区”、“坡耕地治理专项”等200余条小流域实施方案,五年来,湖北水土保持人博采众长、潜心钻研,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立法突破,描绘了一幅又一幅水土保持蓝图。 

以法为基强抓手,监督执法控源头。五年来,湖北省累计开展了水土保持执法检查1.9万多次,审批了水土保持方案6303个,验收水土保持设施1348个,督促生产建设项目单位业主投入治理经费435.75亿元。其中,采取省、市、县三级联动的检查方式,对公路、铁路、输变电等13个重点行业的生产建设项目进行了全覆盖监督检查,开展了三批75个县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大大提高了督查能力,促进了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的全面落实,从源头上遏制了人为水土流失。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日益推广运用,更多的“高科技”手段为水土流失治理所用。湖北省开展了两期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开展了首次全省水利水土保持专项普查,对38个重点监测点小流域控制站和坡面径流小区观测数据进行了精心整编,编制了《湖北省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图集》、《湖北省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手册》等技术规范,开展了一系列水土保持动态监测科学技术研究,从技术上为全省水土流失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水土保持是一项全民参与的社会系统工程,五年来,全省积极探索,创新方式,抓好“重要活动、重点项目、  关键媒体、正反典型、学校教育”等五个宣传载体,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活动。组建了600多人的宣教队伍,开展了800多次宣传教育活动,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宣传全面铺开,科技读本、宣传画册、文艺汇演、征文比赛、水保进课堂等多形式强力推进,做到了“路边有碑牌、墙上有标语、报纸有文章、网站有报道、电视有影像、电台有声音、手机有短信”,宣传教育入眼入耳入心,营造了全民保水土的良好氛围。 

项目支撑  注入动力之源 

坡地成梯田,路边树葱绿,排污有专渠,家家沼气池,庭院明朗朗,河水清哗哗。这是记者在丹江口市习家店镇胡家山清洁型小流域看到的村庄院落景象。 

胡家山小流域地处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属典型的“旱包子”岗地区、生态脆弱区,被列入“丹治”工程之后,开展了多层次、立体式的水土流失、面源污染控制等综合治理。如今“雨天污水不出沟,泥沙不乱流”,经坡改梯综合治理后,全部发展烟叶产业,实行“公司+协会+农户+基地”的订单生产模式,当地农民收入较以前增长了三倍。 

作为湖北省重要的民生实事工程,“丹治”工程近年来全面推进,数十个县市实现了水土治理全覆盖,从胡家山小流域,到勉县华阳河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从郧西县封山育林、退耕还草,到房县实施生态移民,不仅为“一库清水送京津”构筑了生态防线,也为库区群众脱贫致富带来了新的生机。 

十二五”期间,湖北省抢抓国家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良好机遇,大力实施世行、“丹治”、“长治”、石漠化、崩岗、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等重点治理工程,  全行业累计完成投资近89.29亿元,累计治理水土流失10142平方公里,治理小流域200多条。 

利川、长阳、夷陵、麻城、红安、浠水等6县市区,成功申请到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总投资人民币3.2亿元,治理小流域55条,开创了水土保持利用外资的先河,也给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带来了新的模式与理念。 

红安、大悟、通城、神农架和夷陵五县区,先后实施了生态修复工程,完成生态修复面积680多平方公里,以电代柴、以气代柴,推广节柴灶、太阳能,适老百姓的生活方式得到了划时代的改变。 

伴随着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和专项治理工程的建设,巴东、来凤、竹山、秭归、竹溪等13个县18万亩坡耕地变梯田,年增加粮食产量达1886万公斤,增加经济收入4986万元,受益人口达17万。 

在革命老区,麻城、罗田、英山、团风、蕲春、阳新等11个县(市)的革命老区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相继启动,总投资达6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83平方公里,极大地改善了革命老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郧县曲远河、英山东汤河、广水梅家湾、麻城安家畈、蕲春姜冲河等地小流域治理亮点纷呈,荆楚大地涌现出一大批有规模、质量高、效益好的精品示范小流域。 

随着水土保持各项工程在荆楚大地生根发芽,越来越多的贫困山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老百姓的命运得到了彻底改变。 

与此同时,各地从机制和体制创新入手,鼓励和引导大户、各类经济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参与水土流失治理,形成了多元化筹集资金的格局。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越来越多的民间资本参与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以卢发信为代表的一大批民营企业家投入到生态小流域治理之中,累计吸引民间资本投入9.1亿元,治理水土流失50.9万亩,直接受益群众达数十万。     

  样板引路  探索成功之道 

保康,全国八大磷矿基地之一,曾因磷矿企业乱开滥采,导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突发性灾害频发,严重制约了保康经济社会发展,是全省最穷县之一。 

近年来,保康县充分挖掘山水资源的优势和潜力,大手笔实施治山治水,成功实现了“以生态旅游为主体、以磷化工业和特色农业为辅”的华丽转身,特别是保康县尧治河村,成功打造了独具特色的集“自然风光观赏,矿山地质博览、矿山文化溯源、奇石巨岩探密、巨坑飞瀑夺目”于一体的尧治河地质公园,被专家誉为废旧矿山生态恢复再利用的典范,也因此三次摘取“全国文明村”称号。 

保康县不仅在2013年全省县域经济考核中获得三类县市区第5名的好成绩,并在湖北省率先荣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综合治理工程”称号,成为矿区治理水土流失的样板。 

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于生态文明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各地树立起一批新的水土保持生态文明样板,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进全国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建设全面提速。 

十二五”期间,湖北省上下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创建工作。按照水利部的统一部署,湖北省提出了明确的推进方案,计划用五年时间,打造1个城市、15个县(市、区)、16个生产建设项目为省、部级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 

几年来,湖北省以开展文明工程创建活动为纽带,积极探索具有湖北特色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新路子。在保康县之后,宜昌市夷陵区再获“国家水土保持文明综合治理工程”殊荣,宜万铁路、沪蓉西高速公路、崔家营航电枢纽工程也陆续获评“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湖北省累计有五个水土保持县市或工程打上“国家级”烙印,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样板。   

夷陵,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和三峡工程所在地,曾因无节制开发,被称为“南方红色沙漠”。为了彻底摆脱水土流失困局,夷陵倾力打造生态经济,把水土保持工作与改善环境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水土保持、涵养水源、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新路子。 

宜万铁路,被称作“三峡大动脉”,全线50多公里路基充分采用隧道弃渣、山体开挖弃渣做路基填料,有效减少水土流失破坏,打造了山区铁路生态建设的范本。 

沪蓉西高速公路,建设之初就提出“原始的就是最美的,不破坏就是最好的保护”理念,率先引入水土保持监测单位,设立专职水土保持工程师岗位,开创了湖北省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先河。 

崔家营航电枢纽工程,国内自动化水平最高的航电枢纽之一,大量新工艺、新技术、新理念被运用到工程建设中,大大提高了生态环境保护能力,成为开发建设项目生态环境保护的样板。 

战鼓擂响,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创建进入高潮,恩施州政府印发了《恩施州创建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州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要求全州用5年时间将所辖8市县全面建成水土保持文明县市。前不久,巴东县、郧西县也成功通过了省级初评。 

一个个治理样板,吹来了一股股清风,带动了周边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建设的步伐,辐射了广阔的荆楚大地。过去“山荒、水蚀、地瘦、人穷”的地区,逐步向“山清、水秀、景美、民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转变。数百万群众工切身体会到水土保持是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致富工程”。 

现在,湖北省水土流失治理正沿着年均2000平方公里以上的速度不断挺进,治理区农田水冲沙压现象基本消失,洪旱灾害明显减少,越来越多的山水田园展露新颜。 

一片片瓜果飘香的梯田,一个个秀美靓丽的村庄、一座座生机盎然的生态庭院,无声地诉说着大地的变化。一张张脱贫致富的笑脸,一个个前所未有的突破,一项项充满希望的工程,老百姓心中铸起了无形的丰碑。 

五年来,湖北水土保持掀开了一幅幅崭新的时代画卷,激荡起一曲曲生态文明的豪迈乐章。拼搏不息的湖北水土保持人正怀着对新征程的强烈渴望,用智慧、心血和汗水推进这项充满希望的绿色事业,迎接更加绚丽多彩的明天!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