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7夜生命大搜救——荆州支队参加“6.1”长江客轮翻沉救援纪实

16.06.2015  12:55

 

一道耀眼蓝光划破长空,撕裂了黑暗,狂风紧紧抱起愤怒翻滚巨浪,似同一条巨龙席卷天穹,又如瀑布倾泻而下。凄厉的哭喊声,肝胆欲裂的惨叫声瞬间被无边无际的黑暗吞噬,只有震耳雷声和滂沱大雨噪音久久回荡夜空。

客轮翻沉,数百群众生死未卜;十万火急,风驰电掣开辟生命通道。

夜色如墨,暴雨如注。6月1日21时28分,一艘载有454人从南京驶往重庆的客轮突遇龙卷风,在长江中游荆州监利县水域倾覆,除10余名乘客逃生外,其余人员均随船困入水中,生命危在旦夕!

400余人客轮,长江翻沉!”6月2日凌晨1点39分,监利县消防中队县公安局指挥中心指令后,深感事态严重,火速赶赴现场。

风越刮越大,雨越下越猛,狠狠的砸落在消防车窗,呼啸的警笛声淹没在狂风暴雨中。

不好,前方树断了,挡住了前进道路!”官兵们在出警途中遇到大麻烦了,被狂风吹断的大树横七竖八折断在通往沉船事故现场交通要通上。

“快!我们分成两组,一组赶往事发水域附近架设照明设备、组装舟艇装备,另一组破拆清除所有交通道路上树木。

而早在6月1日22时28分,大队官兵接到报警,清除了县城容城大道车湾路段,救援必经道路上一颗横在路间长20米、直径80公分的倒塌大树。

倾泻而下的暴雨把官兵们身上淋湿透了,但大家只有一信信念,早一秒打通交通要道。就这样,官兵们渴了,喝点雨水,累了,就交换锯树,手出血了,皮磨破了,全然不顾。就在那一夜,清理了树木100多棵,打通长16公里唯一直达现场的“生命通道”。

首批到达现场官兵经询问得知,失事地点于长江中游航道301公里处,长江监利县大马洲水道,是长江中下游重点“碍航”浅水道之一,当日降雨达150.6毫米,事发时段出现风力达12级龙卷风。

  “雨太大了,很多房间都进水了,就算把窗户关上也有水渗进来,当时发现船倾斜,不到一分钟船就翻了,死里逃生的船员惊魂未定的说,出事“东方之星”客轮,船长76.5米,型宽11米,型深3.1米,核定乘客定额为534人,载客454人,事故水域深约15米。

  突如其来的厄运,把数百个家庭去进焦虑和悲痛的苦海,一场时间和生命的赛跑的生命大营救拉开的大幕。

一级响应,应急救援机制联勤联动;火速集结,徒步涉水奔赴一线。

根据“客轮翻沉、人员众多、夜间时段、人员被困、水域救援”等敏感信息,荆州支队119指挥中心接报后,调集特勤、太岳、荆州、中山、江陵、洪湖消防中队、支队机关7个抗洪抢险应急分队以及战勤保障大队、汽训队、140名消防官兵、27台各类消防车、10艘冲锋舟、橡皮艇、12组移动照明灯组、110具便携式照明灯、60台通讯器材、26台(套)各类破拆器材、300件救生衣、10顶帐篷、4套生命探测仪、5000米绳索等装备紧急增援。

支队长陈万红、政委关斌连夜调度指挥赶赴现场,并及时向省消防总队报告。

接报后,在外地学习的张福好总队长通过电话对救援工作进行部署,张忠勇政委、蒋德友参谋长坐镇总队指挥中心调度,紧急调集武汉、宜昌、荆门、汉江等支队力量增援,并及时向省政府、省公安厅和部消防局报告情况。

曾欣副省长、郭唐寅副厅长连夜率李汉旗副总队长和总队全勤指挥部人员赶赴现场;公安部副部长李伟,部消防局局长于建华、政委杨建民要求消防部队在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调足力量开展救援,牛跃光副局长在部局指挥中心远程指挥救援。

泥泞的道路,车辆无法通行,官兵们就采取手抬肩扛的方式,将40公斤通讯装备徒步冒雨涉水10余里,边行进、边操作,到达离沉船最近的长航码头,第一时间将现场图像传输至公安部和省消防总队,为中央及公安部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支队增援力量到场后,即刻组织成立现场消防前沿指挥部,下设作战、通信、宣传、后勤、政工等小组,迅速展开战斗,先后接力运送30吨保障油料,确保了现场总指挥部、岸线码头、沉船中心现场照明和破拆器材、卫星通信车不间断作业。

争分夺秒,百倍努力赢得一线希望;通宵达旦,彻夜营救不眠不休。

6月2日10时许,暴雨越下越大,加上长江正值汛期,江水污浊,翻沉的船只沉入江中,呈倒扣状。在密闭的船舱空间中,空气中的部分氧气也会融入水中,拖延越久,幸存者生还的几率就越小,船舱内被困群众的生命让消防官兵焦急万分。

救援黄金期,刻不容缓!

根据现场总指挥部命令,由公安消防部队协同武汉长江航道救助打捞局进行搜救。

临危受命,12名消防官兵组成突击组,在浮出水面很小部分的船底上,克服船体颠簸、船面湿滑、外境环境嘈杂等不利因素,使用雷达和音频生命探测仪,搜寻定位,对疑似生命迹象进行反复确认,为潜水员下水施救全力提供支持。为防止船底切割引发火灾,官兵们连续7小时提供现场照明,携带灭火器、铺设水带干线对切割点实施不间断监护。

有人!有人!”10时50分,经生命探测仪等多方侦察,确定被困人员被困位置。

13时30分,在消防官兵和现场救援人员共同努力下,被困船体16个小时之久的朱红美被安全营救出水面,消防官兵迅速将早已准备好的大衣铺在担架上,与其他救援人员一道将老人抬上担架,此时,朱红美已是浑身冰凉,情绪异常紧张。排长欧阳平马上紧紧镇静的握住老人的手说道,“您已经获救了,安全了。

谢谢你们救了我,谢谢救命恩人。”老人泣不成声。官兵们一直不停地安慰朱红美老人,直至送上救护车。

就这样,连续作业,15时28分,被困青年陈书涵被成功营救上岸。

消防突击组顶着风雨天气,为潜水员提供水下照明灯具20件、手动破拆工具30件,施放水下安全导向绳索16根,提供潜水装具供气源燃油供应,组织人员输转急需的人员、器材、物资,为成功救出2名生还者提供有力保障。

    从3日22时30分开始,这12名消防救援队员才陆续从沉船现场撤下轮换休整,已连续44小时没合眼。

赶快治疗休息!”支队长陈万红看到监利中队战士罗生刚膝盖受伤后,立即命令回中队休整,而此时,作为消防指挥员的他,在6月2日凌晨至6月4日凌晨,在营救被困群众关键时刻,既要指挥一线救援,又要协调后方保障,连续两天两夜无休无眠。过度的劳累,致使他腰椎间盘突出的老毛病又复发了,疼通难忍时,就吃些止疼药继续战斗。

监利,长江大马洲江段,见证一个又一个的不眠之夜……

主动请缨,发挥专业救援优势;连续作战,攻坚克难捍卫逝者尊严。

在与时间赛跑的生死救援中,总有一种画面让我们备受鼓舞。橙色身影在大雨中前行,在危险中搜救,在黑暗中探照,只为了抢救更多的生命。

运送渔网5000米,在沉船下游200米、500米和700米和900米设置四道防护网……在船体扶正期间,消防官兵联合长江海事局、监利县水产局先后切割、运送5000米渔网及大批砖块、担架棉被、手套面罩等物资。

持续的作业让官兵们倍感疲惫,有的站着都可以睡着,有的熬不住了就随地而卧,倒在被暴雨冲刷后泥泞的江堤上休息一会,身上的衣服被汗水、雨水淋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但官兵们仍然保持高昂斗志,向指挥部队请战,要求承担最艰苦的救援任务。

6月5日23时50分许,根据现场总指挥部指令,公安消防部队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迅速登船破拆、清障,成为搜寻遇难者遗体的第一攻坚力量。

责任到人、逐层查排、逐间标记,确保不留一处死角、不留一处盲区。”作为现场消防指挥员支队政委关斌,下达了破拆搜索攻坚命令,此刻关斌政委实在太累了,从6月1日晚以来,他指挥调度,来回奔波中心战场、码头指挥部和监利中队之间,既当指挥员,也当战斗员。既要做好官兵思想工作,也会想方设法让后勤保障更好一点,努力做到了谋事在先,尽量万全。长时间劳累使他高血压、痛风复发,钻心的疼,他就偷偷的吃点药继续战斗在最前沿。

现场60余名消防官兵分为6个突击组,将1至4层分为4个区域破拆搜寻。官兵们克服船体变形严重、作业通道狭窄、天气湿热异常、遗体水肿腐烂、官兵体力透支等不利因素,采取动力切割、手动破拆、液压扩张、绳索牵引等措施,破拆变形房门,转移倾倒家俱,切割坍塌钢板梁,清理房内物品,打通救援通道,搜救定位遇难生命。

东方之星”共4层、130余个房间,由于现场情况复杂,船体受损变形严重,很多通道、房门被堵塞,消防官兵只能沿船道开始破拆前行搜救,特别是搜救到船只左舷各库房时,发现杂物已嵌入到变形的房间内,空间极其狭小,清理搜救难度越来越大。

6月6日凌晨,在清理到东方之星1层船首舱内,有1名女性和1名男性被20余根船锚铁链列死缠绕,本着尊重逝者的尊严,参战官兵用棉袄包裹逝者,采取蹲姿、跪姿、卧姿、侧姿等姿态,利用无齿锯一点一点切割、分解、撬动,忍受狭小空间内切割火花烫伤的疼痛持续作业,尽量不让切割时溅起火花碰到遗体。

在401房间,参战官兵冒着浓烈的恶臭,连续奋战6个小时切割分离坍塌钢板30余平方米、钢梁16根,保全了被埋压的4名遗体。在清除障碍物程中,不少铁钉扎进了突击队员脚,但大家早冒着随时有被感染的危险,轮番切割将近三个小时才将所有铁链全部剪断。

  “在小女孩身边还有一名老人,弯曲着身体,似乎想把小女孩保护在怀里。”突击队员喻远明和战友们在搜救404房间时,发现了一名小女孩身上被倒下的柜子、床等杂物压着,手里还紧紧捏着一袋未吃完的饼干,那一记刻,这些消防硬汉们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眼泪夺眶而出。

6月6日中午,船舱温度接近40度,而参战官兵穿着救援服和防化服,透气性差,高温、高强度、长时间作业,加上18个小时滴水未进,官兵已是饥肠辘辘,体力透支严重,共有17名消防官兵不同程度被尖锐物擦(刺)伤,3名同志出现中暑症状,1名同志身体出现大面积红疹症状,但仍不下“火线”。

这个干部很不错!”6月5日晚到6月6日下午,副支队长刘飞率突击队员实施破拆、清障,搜寻遇难者遗体,连续作业18个小时,声音沙哑了,手被磨破了,他全然不顾,受到了上船察看搜寻工作的解放军总参谋长助理马宜明高度评价,并作为消防救援突击队代表接受了后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专访。

从6月7日开始,按照总指挥部“不留遗体、少留遗物、减少载重”的要求,消防官兵又对所有舱室附属物进行破拆、清理,经过36个小时连续工作,官兵们累计破拆房门130余个,破拆减载作业200余吨,准确定位搜寻290余具遇难者遗体。

激发斗志,中央军队首长高度赞誉;雄师劲旅,荆楚铁军再谱人间大爱。

灾情随着电波穿山越岭,情牵各级党政领导的心。

消防官兵攻坚救援,赢得中央军委首长高度评价。

救人是第一要务,务必争分夺秒。”6月3日,李克强总理亲切慰问了现场救援消防官兵,赞扬精神可嘉,成绩值得肯定,科学营救,注意自身安全,发扬连续作战精神,做好下一步救援工作。

  “你们这次立了大功!”6月6日,马凯副总理称赞消防官兵是一支能打胜仗的部队,要求继续发扬特别能战斗精神,圆满完成此次救援任务。

国务委员、公安部长郭声琨批示:“公安消防总队出动人员、车辆、船只,全力搜救,发挥了独特作用,作出了突出贡献。

交通运输部部部长杨传堂、解放军总参谋长助理马宜明肯定消防官兵在此次救援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勉励再接再厉,保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此外,省委书记李鸿忠、省长王国生,副省长、公安厅厅长曾欣,省公安厅常务副厅长郭唐寅等中央省市领导亲的临一线指挥,高度赞扬消防官兵是让党和人民放心的部队。

6月7日,总队政委张忠勇代表党队党委亲切看望慰问救援突击队,要求继续发扬不怕苦、不怕牺牲、善于奉献的革命精神,随时准备迎接新的战斗。

总队党委还向全体参战官兵发出慰问信……

各级首长的殷殷嘱托,广大消防官兵备受鼓舞,迸发了无限战斗激情。

全体参战官兵克服一切困难,7天7夜始终坚守在救援第一线。

支队参谋长陈洲茂从6月2日凌晨率支队全勤部队赶赴沉船事故现场,到带领12名攻坚组队员参加营救朱红美、陈书涵前后40小时不合眼,再到参加18时破拆搜寻遇难者遗体攻坚战,累计作业179小时。

他们当中,有的放弃婚假,毅然奔赴一线;有的刚回家探亲又中途折返;有的身患疾病,主动要求参战;有的身体受伤,轻伤不下火线;有的彻夜不休,中暑晕倒在地。

在突击队住宿区看到,走廊内,全是沾满泥水的衣服、鞋。这些从施救现场穿回来的衣服,官兵们根本来不及清洗,又投入了下一场战斗。

作为第一批到场救援的现役部队、第一时间排除路障的专业队伍、第一时间提供陆上照明的战斗团队、第一批参与水下救援的力量、第一批建立沉船点与陆上指挥部前后方通信联络的团队,湖北消防救援突击队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连日来,人民日报、法制日报、中国青年报、香港文汇报、新华社、法新社、路透社,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等120余家国内外主流媒体,以及腾讯、新浪、搜狐、凤凰等网站对消防部队参与救援情况进行了广泛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当群众选择远离危险的时刻,他们却冲向了险境,以超人的勇气和智慧,担负起维护生命尊严的职责。临危不惧,方显男儿本色;处变不惊,更现英雄风流。”百万网友纷纷利用微博、微信为消防官兵点赞。

险境,从来都不是消防官兵冲锋的阻碍,而是敢打必胜信念的催化剂。勇者无畏,勇都无敌,充满血性的消防官兵时刻迸发出无惧生死的力量,这就是,真正的勇士,人民的消防兵。